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是讓人始料未及之事。
這一切欣欣向榮,唯一的問題是:現在的康國,只知道王復,而不知他也先,仿若王復才是康國的王。
也先這個大石,變成了軍卒、殘暴的代名詞。
這是也先無論如何無法接受的。
他幾次想要摘下來玉扳指,可是他捨不得,殺王復簡單,摘掉扳指,就可以。
王復的心腹,康國保民官王悅,被也先派去了拔都和泰西之地。
烏茲別克的軍隊被調往了碎葉城,負責保護過往的商隊和把那些躲避賦稅的商隊,趕到鈔關納稅。
殺人很簡單,結束一個人的生命,也先這輩子做的次數太多了,根本不會猶豫。
殺掉之後呢?
殺掉王復之後,碎葉城的烏茲別克人立刻就會造反,在拔都的王悅,會帶著軍隊殺回撒馬爾罕,各族亂戰立起。
殺掉王復之後,這個穩固的後方,還能不能穩固?他西進前往拔都去做金帳汗國的可汗,還能不能做到?
殺掉王復之後,也先就必須要舉起自己手中的彎刀,對準那些百姓臣民,用殘忍的手段維持脆弱不堪的統治。
也先這是第四次猶豫了,他將王復叫到了蘭宮之內,四次想要動手殺人,可是在最後時刻,他猶豫了。
當然不是因為異父異母的兄弟情義,人心必然經不起考驗。
他不確定殺掉王復之後,這爛攤子他能不能收拾好。
王復左右看了看說道:“大石,讓瓦剌人對待那些臣民,如同對待牛馬,他們就會屈服。”
“如果稍微給點草料,他們就會俯首帖耳,如果願意給他們一些鹽巴,他們就會歡呼雀躍。”
“他們要的很少,只想要一個安定的環境,放牧、種田、買賣、經營自己的工坊。”
“如果為了這個安定的環境,要付出些什麼,只要不是他們的性命,稍微苦一些,他們也是願意的。”
也先愣了許久說道:“諮政大夫,只需要對待他們如同對待牛馬一樣,就可以了嗎?”
“這簡直是駭人聽聞,怎麼能把人和牛馬相提並論。”
王復確信的點頭說道:“是的,只要把臣民當做是牛馬一樣的愛惜,就可以實現這些,並不是很難。”
“放牧的時候馬牛羊為什麼不肯離群?因為在牧人的手中,有弓箭來射殺那些野狼,可以保護他們。”
“而我們在撒馬爾罕,就是充當牧人的角色,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統治的穩定,是不會有憂慮的。”
這是王復看到了陛下的《燈下漫筆》中,關於想做奴隸而不得和暫時坐穩奴隸的時代論述之後的思辨。
王復不去爭論人的價錢,而是把人當做牛馬去看待的時候,統治撒馬爾罕的工作,終於走入了正軌之中。
牛馬論,就是王復為撒馬爾罕帶來的秩序。
他發現,這些西域的百姓臣民,處於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候,將他們比作牛馬,是仁慈。
經過了反覆的實踐,牛馬論,簡直是無往不利的大殺器,在撒馬爾罕的統治中,處處可以看到放牧的味道。
牧民安土,是官員的職責。
“你說的很有趣,我很贊同。”也先略微有些心不在焉的說道。
王復察覺到了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