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陡然瞪大了眼睛,眉頭緊蹙的說道:“啥玩意兒?!”

度數旁通以來,朱祁鈺要求將人口分年齡統計。

十五歲以下,十五歲到三十歲,三十歲到四十歲,四十歲以下等計數。

寰宇通志還要修個幾年,尤其是人丁核查這件事,是大明朝考成法重中之重。

結果現在胡濙告訴他,大明正統年間人口不增反減,讓朱祁鈺瞪大了眼睛。

胡濙猶豫了下問道:“陛下當初李賢上書,請求裁撤韃官、韃軍,稽戾王不從。”

這件舊事朱祁鈺當然知道。

土木堡天變之中,恭順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就是大明的韃官,他們帶領的韃靼馬隊,前往鷂兒嶺拒敵。

朱祁鈺當時心裡有點疑問,是不是這些個韃官帶著韃軍,不肯力戰,才搞出的土木堡驚變?

于謙在京師之戰打完之後,巡視邊防,朱祁鈺還專門叮囑于謙去鷂兒嶺看了看。

屍體是不會撒謊的,韃靼馬隊全軍覆沒。

胡人恭順侯吳克忠傷了一條腿,被打下了馬,但是拖著半個身子還在射箭,最後箭矢射盡力竭被刺死。

吳克忠和吳克勤死在了鷂兒嶺,都督吳克勤更是身中十數創而亡。

朱祁鈺將土木堡之戰前前後後研究過許多次,大明軍在撤退途中,突然轉向,稽戾王忽然駐蹕意決戰,是導致了土木堡慘劇發生的主要原因。

土木堡驚變跟韃官沒多少關係,朱祁鈺在得到了于謙的調查之後,沒有為難吳克忠和吳克勤的後人。

但是胡濙說到這件事,讓朱祁鈺的眉頭緊皺了起來,李賢難道是在空談嗎?

還是說,當時的韃軍、韃官人數太多,引起了朝中的非議?

胡濙從翰林院拿來了一本修了半截的寰宇通志,遞給了陛下。

“丁不足半,國無丁可用亦無役可派?”朱祁鈺看完了這本半截的寰宇通志,這是江蘇省部分。

正如胡濙所言,壯丁不到一半,大明沒有成丁可以用。

朱祁鈺眉頭緊蹙的說道:“可是朕看到不是這樣啊,朕京師之戰、河套之戰、平定南衙叛亂、建設水師,沒見缺少人手啊。”

“尤其是河套地區,還有百姓自發前往。”

“湖廣還有三十多萬的苗民躲在大山裡,不肯出來,朕到現在沒啥好法子解決,只能用農莊法一點點解套。”

“人地矛盾鬧到朕面前了啊,這不是說大明人口多到放不下了嗎?”

朱祁鈺問了一大串,這麼久了,他幹什麼都是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完全沒感覺到人丁上的危急。

可是數字是冰冷的。

胡濙老神在在帶著莫名其妙的笑容,他沒說話,而是看著秋風吹拂著落葉,飄落到地上。

他相信英明的陛下能夠想明白這個問題。

朱祁鈺終於回過味來,將手中的半本寰宇通志扔在了胡濙身上,嗤之以鼻的說道:“好你個胡濙!差點就上了你這個老狐狸的大當了!”

“哎呦!”胡濙趕緊接過了那半本寰宇通志。

胡濙給朱祁鈺下了個套。

他打一開始說的參考系就是宣德年間。

可沒說大明沒有人地矛盾,也沒說大明人口少,只是在說,正統年間冬日之序的帶來的恐怖影響。

隨著前段時間的六部尚書聯合文淵閣、都察院、翰林院上萬言書言政令得失以來,都有了極大的改觀。

胡濙滿是笑容的說道:“陛下,這就是文人的常見的路數,斷章取義也,小道耳。”

半本寰宇通志,可不就是斷章取義嗎?

朱祁鈺斟酌了下說道:“但是這個問題,還是值得探討下的,得讓百姓樂意生孩子,就得拿出真金白銀來,讓他們感覺到日子在變好,否則說再多就是白扯。”

“就是你說的那兩個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