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2/3頁)
章節報錯
羅姆蘇丹國、奧斯曼,都有對羅馬取而代之的意圖,不過那是一神教的東羅馬,而他們要說的是西羅馬的滅亡。
尼古勞茲感慨萬千的說道:“尊敬的大明皇帝和於少保是大明的偉大英雄,這是不用懷疑的事。”
“那麼馬約裡安陛下,就是西羅馬帝國最後一位羅馬人的皇帝。”
“馬約裡安陛下是一個帝國衰敗時期會偶然出現,期望振興羅馬所有榮光的偉大英雄。”
“馬約裡安陛下雖然僅僅擔任了四年的西羅馬執政官,但是一切讚美的詞彙,都不足以形容這段時間的偉大。”
“他擁有像大海一樣的胸襟,也擁有像天空一樣高遠的志向,他的目光能突破空間和時間的束縛。”
“他試圖挽救帝國長時間的衰敗,而又試圖拯救一盤散沙一樣的帝國。”
“他對盤踞在高盧南部,西班牙和北非的蠻族割據政權發動的軍事和外交攻略,收復了羅馬帝國在泰西幾乎所有的土地。”
“他在經濟,政治,和律法上的一系列改革,那些政策的改革,是具有長遠性的。”
尼古勞茲對馬約裡安,有著十足的狂熱的崇拜,他將自己一切讚美的詞語都給了這個最後一位羅馬人的皇帝,馬約裡安。
尼古勞茲興奮不已的說道:“他初步實現了西羅馬帝國的科層制的官僚統治,但也得罪了家族制下無數龐大的家族家長。”
“他倡導廉潔和高效,讓整個羅馬帝國的政令如同奔騰的河水一般在溝渠之中咆哮!但也得罪了西羅馬帝國所有的官僚。”
“他對西羅馬帝國進行稅收改革,希望可以讓那些喜歡鬧事的蠻族人安靜下來,並且納稅,他差點就成功了,那些蠻族人真的交稅了,但也得罪了那些氾濫的蠻族。”
“最終,馬約裡安陛下在返回羅馬之後,富有野心的元老院元老利比烏斯·塞維魯,發動了兵變,殘忍的殺害了馬約裡安陛下。”
“羅馬帝國的頹勢如同懸崖上的滾石落下,再無挽回頹勢的可能。”
胡濙安靜的聽完了尼古勞茲對馬約裡安崇拜的讚美,開口說道:“馬約裡安為了打敗汪達爾王國,在西班牙的港口建立了一隻水師,結果被汪達爾王國奇襲港口,水師全軍覆沒。”
“馬約裡安對汪達爾王國的攻伐是軍事冒險,他剛剛打完了高盧的蠻族,征服了西班牙,應該修正一下,而不是繼續開疆拓土。”
“軍事冒險的失敗,代價是沉重的,他的死,的確是兵變殺死了他,但是在政治上,是他殺死了他自己。”
胡濙已經翻譯了一些羅馬的史料,這個馬約裡安的確是雄心壯志,但是對汪達爾王國的攻打,並且戰敗,導致了馬約裡安的威望一落千丈。
蠻族在反對他、官僚在反對他、貴族在反對他、元老院在反對他,最關鍵的是,就連羅馬人都在反對他。
幾乎在所有人都反對他的時候,他依舊要發動軍事冒險,這是不明智的。
尼古勞茲對馬約裡安有著近乎狂熱的崇拜,這影響了他對這段歷史的客觀看待。
當然,胡濙也是旁觀者清罷了。
如果換位思考,這事發生在大明,他不認為自己心態會平穩。中興之主突然被殺,他也會扼腕痛惜。
胡濙不知道,在原來的歷史線上,他眼中的中興之主,被投機者搞了一個奪門之變,兵變之後,歷史上的明代宗、於少保等人,或被殺死在了掖庭之中,或被斬首棄市。
那時候胡濙只會比此時的尼古勞茲,更加悲愴。
胡濙繼續開口說道:“你翻譯的《馬約裡安法》之中,規定了元老院的元老不得無故遷徙,這說明,有元老院的人在偷偷離開。”
“那些被征服的蠻族,他們對稅賦本就牴觸,而且在軍隊之中,蠻族佔據八成以上的數量,兵變完全在意料之中。”
“還有那些被科層制官僚制度折磨的家族的家長,他們帶著那些蠻族在兵變,他們指使自己的奴隸,開啟城門,為蠻族的兵變提供方便。”
“在那時,馬約裡安就該警醒了。”
尼古勞茲嘴角抽動了一下,然後頗為無奈的說道:“你說得對。”
胡濙面色古怪的問道:“我很好奇一個問題,是什麼讓你們羅馬的皇帝,會對軍隊之中有八成的日耳曼人、哥特人而無動於衷呢?”
“這簡直是瘋狂。”
胡濙無法想象京軍之中韃官、韃軍的數量佔據七成以上是個什麼模樣,別說七成了,就是一成胡濙都嫌多。
大明的華夷之辯猶勝唐宋,因為大明長期以來的口號都是驅除韃虜。
這種華夷大防之下,大明對韃官、韃軍極為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