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2/4頁)
章節報錯
反正是在倭國的地頭上。
正如興安所言,大明的船越多,他們仨就越安全,大明的海商就越安全。
大明是他們堅強的後盾。
“李燧這個人不錯,肯吃苦。”朱祁鈺站起身來,滿是笑意的說道。
李燧到了南衙之後,立刻接受了非常棘手的龍江造船廠的復工,進退有據,處理的井井有條,而且多次親自深入鄉里,走到了百姓之中,勸諭百姓。
“有點奇怪啊。”朱祁鈺拿著奏疏,有點古怪的說道:“為何琉球到松江市舶司的訊息會這麼快?”
貴州到京師的奏疏要九十多天,南衙到京師只要十五天,但是琉球來的奏疏,太快了,快到了讓朱祁鈺都有點犯迷糊。
大明的船跑的這麼快嗎?
即便是船跑得快,可這驛站戳子,卻是一日數百里,從琉球來的信,居然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從松江府送到了京師,和貴州的奏疏一道入了京。
“這個啊,嘿嘿,得問於少保了。”興安居然賣起了關子,顯然興安了解其中詳情,但是他沒說,而是讓陛下自己去問。
“嘿!好你個興安。”朱祁鈺正打算去轉悠下,向著講武堂的主樓而去。
一陣陣的西北風,帶著漠北的黃沙還有石景廠火燒火燎的味道,吹進了京師。
已經八月份了,過了立秋,天氣開始轉涼,秋風之下,大黃色的橡樹葉不捨的離開了枝頭,打著旋落在了路面之上。
朱祁鈺來到了講武堂的偏院落,這裡原來是大隆興寺,後來改建為了武廟,另外半個院子,改為了聚英堂,是大明的武勳們坐班的地方。
于謙、石亨、陳懋、張懋、朱勇等人,都在聚英堂之內。
陳懋年歲大了,和于謙一樣擔任講武堂的祭酒,雖然從南衙平叛歸來之後,陳懋已經實質性的退休,可是他身體還很硬朗,每日都會到聚英堂坐班。
陳懋代替了楊洪,成為了講武堂內定海神針。
朱祁鈺沒讓興安唱到,而是徑直的走了進去,石亨在講武堂內上課,朱勇在德勝門外的軍城練兵。
“好呀,揹著朕下棋是吧!”朱祁鈺一走進正廳,就看到了于謙和陳懋在下兵推棋盤。
很久沒有人跟朱祁鈺對弈了。
畢竟「朕必贏」的興安作弊器在,聚英堂的諸位軍將,也沒興趣跟陛下這個臭棋簍子下兵推棋盤。
“參見陛下。”于謙和陳懋趕忙起身行禮。
朱祁鈺揮了揮手示意免禮,讓提督講武堂內臣李永昌讓開,自己站在了裁判的位置上。
“平倭之戰。”朱祁鈺看著堪輿圖就明白,他們下的旗是攻打倭國本島的兵推棋盤。
這副堪輿圖已經精準了許多,在大明過去的堪輿圖中,朝鮮和倭國的比例有點太大了。
這張堪輿圖採用的是度數旁通的成果之一經緯製圖法。
朝鮮的輪廓雖然還不精準,但是已經比例已經正確了許多,尤其是到倭國的距離。
過去以為的萬里長波,其實只有不到兩千裡,只需要半個月就可以趕到。
這裡面十分醒目的是濟州島的位置,佔據了濟州島,可以進攻倭國本島。
而另外一路則是透過琉球登島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