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徐四七的帶領下,朱祁鈺跟著他來到了大明朝的第一條可以稱之為公路的地方。
一條林蔭小道,直挺挺的伸向了遠方、
小道旁邊,栽種著來自南洋的橡樹和柚木,這些橡樹是當初三寶太監從海外引進種植,已經有將近四十年的歷史。
只不過大明的船板多用柚木,所以對橡樹的利用主要是析具柞薪,橡樹枝繁葉茂,遠遠望去,像一把把撐開的綠絨大傘。
樹上有幾隻剛剛北歸的候鳥在唱歌,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陽光從樹枝的縫隙間穿過,斑駁的光點,透過密密的樹林,灑在了水泥道路上。
風吹過了樹葉,打出了婆娑的響聲,晃動著地上的光斑,交錯出了一道道的光影。
而昨夜剛剛有一場春雨,樹林裡的泥土散發出溼潤的泥土氣息,混合著青草的芬芳,讓人心曠神怡。
朱祁鈺踩在了水泥路上,腳下的硬化路面,是水泥石子的道路。
在大明的理解範圍內,水石灰還是膠結石子的作用,所以這條道路的表面,依舊有些坑坑窪窪。
“陛下,到了夏日時候,山外九州到宣府、宣府到京師的道路,崎嶇無比,多泥濘無法通行,而硬化後的路面,就完全沒有這種困擾了。”徐四七看著這條硬化路面,滿是自豪的說道。
朱祁鈺大踏步的走在這林蔭小路上,身後是石景廠的幾名工匠還有錦衣衛扈從。
堅實的路面,走在上面,就感覺十分的踏實。
他側著頭問道:“具體是怎麼建的?”
徐四七比劃了一個請的姿勢,領著陛下來到了正在修的道路的旁邊說道:“先挖開地基一丈有餘,新增素土一尺,用石碾砸實,新增二灰土一尺再用石碾砸實,如此反覆。”
“在最後三尺則以石碾鑿實,最後鋪上架木板,開始新增石灰、石子、砂礫攪和在一起。”
朱祁鈺指著一個工匠敲擊著水泥中的鋼筋問道:“這是在幹嗎?”
難道大明已經奢侈到了這種地步,鋪路的時候,還會加鋼筋不成?!
大明雖然很富,但是還沒有豪奢到給路面撲鋼筋的地步。
徐四七趕緊說道:“把鋼筋塞進去是為了震一下,防止水石灰乾結有縫隙,水石灰凝結的快,如果不震一下,冬冷夏熱,熱脹冷縮之下,就爆裂開了。”
“每隔三丈就會有一道這樣半指寬的縫,就是為了讓它夏天脹起來。”
徐四七挨個為陛下解釋其中的奧妙。
比如在鋪設水石灰之前,要先平整路面,而這種平整,會有一個路拱,而這個路拱,就是為了路面有一定的弧度,方便排水,而在水道兩旁會有溝渠,負責排水,防止道路積水。
朱祁鈺連連點頭,大明的工匠可不蠢,相反,他們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朱祁鈺用力的踩了踩地面說道:“可是這路馬匹跑起來,會不會非常不舒服?”
水泥路面是硬化路面,這馬在馬路上跑,馬蹄鐵和硬化路面,就這麼硬碰硬,會不會有問題?
徐四七趕忙說道:“這個臣自然想到了,所以這路,其實還未完成。”
“我們打算表面鋪設瀝青,來緩解馬蹄和地面的碰撞對地面和馬匹的損耗。”徐四七摸出一瓶黑色的焦油說道:“這是臣解決的法子。”
“煤焦油餾分剩下的瀝青鋪路。”
徐四七有恭順之心,陛下日理萬機,十分的忙碌,徐四七怎麼敢讓陛下久侯?
餾分,是加工石油的重要方法,大明的貢品是分為輕油和重油,石油的瀝青因為產量太少了,主要用於治牲畜的面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