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明為此費盡心機,從洪熙年間開始,就一直在做南北分榜分卷,到了宣德年間,又增加中榜中卷,佔總人數一成。
“然也。”胡濙為難的說道:“陛下啊,這分榜分卷之事,廢不廢?”
胡濙這位為皇帝洗地多年的人,首先要得到陛下的首肯,才能夠動手去做。
如果要廢南北榜南北分卷,就奉太宗文皇帝的祖宗之法,對宣德年間和正統年間的弊政全面革除,廢南北榜卷,大家考一張卷,同臺競技,這是公平。
如果不廢南北榜南北分卷,那就奉太祖高皇帝的南北榜案,不對宣德年間和正統年間的弊政全面革除。
大家依舊是分三張捲去考,這看起來不公平,但是教育資源本身就不公平。
擱以前胡濙要猜上意,猜出來的時候,朝中黨爭已經起來了。
但是現在,胡濙乾脆直接問了。
朱祁鈺思考良久說道:“依舊為南北中三榜,按宣德年間舊制即是,分卷亦同理。”
胡濙俯首說道:“永樂十三年二月,三百四十九名進士之中,只有二十一人為北榜。”
“永樂十九年三月會試,山西、陝西有四百舉人入京參考,無一人中榜。”
“永樂二十二年二月,河南近五百舉人入京,只有一人中進士。”
朱祁鈺忽然開口問道:“那朕要是說,廢南北榜呢?你待如何?”
胡濙知道陛下在問什麼,關於南北是否分榜,陛下已經給出了極為明確的指導意見,沒什麼疑惑的地方,禮部可以開始洗地了。
胡濙停頓了片刻說道:“那也有的說,永樂十九年遷都之後,會試北衙中進士六十餘人,幾乎與南衙相當,永樂二十二年不分南北榜,南北榜人數相同。”
朱祁鈺點頭,果然是一如既往專業的胡濙,洗地的角度極為清奇。
在遷都之後,不分南北榜,人數相同,是革除南北榜的重要依據。
胡濙看陛下還不滿意才感慨的說道:“陛下,東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陳循、王文的兒子參加科舉,都算在了北榜。”
胡濙說的是京師的虹吸現象,永樂年間,京師國子監有近九千人,這些學子考中舉人都算是北榜之人,但是國子監太學生,幾乎來自五湖四海。
朱祁鈺忽然靈光一閃的問道:“那要是朕既不說廢南北榜,也不說不廢南北榜,左右橫跳,胡尚書,該當如何?”
胡濙一愣,隨即笑了起來,整個講武堂聚賢閣充滿了歡樂的空氣。
胡濙無奈的說道:“若是陛下不說,臣自然也是左右橫跳,哪邊的風力大,就倒向哪邊,臣誠無德也。”
朱祁鈺繼續追問道:“那胡尚書自己以為應當如何呢?廢和不廢,胡尚書站在哪一邊呢?”
胡濙長揖俯首說道:“自然是不廢。”
朱祁鈺喝了口茶,這個胡濙果然是個老狐狸,若是朱祁鈺說廢南北榜,胡濙此時必然會說:「自然是廢」。
這就是胡濙的誠無德。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胡尚書總是站在勝的那一方,果然是大明朝堂的常青樹。”朱祁鈺笑著說道。
“但是朕總覺的這件事不是這麼簡單,否則胡尚書就會突然單獨拿出來說了。”
胡濙看了眼興安,今天的奏對,可能前面墨子的部分,興安不太瞭解,所以雲裡霧裡,但是接來下要說的內容,興安絕對能夠聽得懂了。
胡濙探了探身子,看著皇帝十分鄭重的說道:“其實,他們想試探下陛下,看陛下對宣德、正統年間的朝政是什麼態度。”
“若是陛下廢南北榜,那麼下面要廢的東西,就海了去了。”
“他們的目標可不僅僅是南北中分榜,還有其他的東西。”
“陛下,兩宋時候,不都是這樣嗎?你方唱罷我登臺。”
“革故鼎新剛唱完,立刻就是祖宗之法上臺,革新派的所有政令,悉數廢除。”
“祖宗之法剛全面恢復祖宗之法,革故鼎新又登臺,廢除舊法,全面推行新政。”
“陛下,這就是黨禍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