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稅法相同,為何雍正就可以給官吏們漲工資呢?

火耗,有的時候,他不是火耗,它是攤派。

大明的火耗和清廷的火耗是不同的,清廷的火耗是額外加徵。

雍正就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把這些攤派的火耗,或者說冰敬、碳敬這些灰色收入,盡數充公,然後作為養廉銀,發給所有官吏。

這一下子讓清廷官吏們的工資漲了十倍到三十倍。

但是雍正悲哀的發現,他的高薪養廉,根本沒奏效,反而是貪者愈貪。

養廉銀,是雍正面對貪腐橫行的官場的一次嘗試。

雍正晚年的時候,痛罵官僚貪心不足蛇吞象,朝廷明明發了那麼多的錢,一個知縣比明朝一個從一品大員的俸祿還要高!

可是依舊是貪腐無法禁絕。

乾隆皇帝登基之後,先廢士紳一體納糧,再廢養廉銀,最後搞出了議罪銀。

“洪武年間和永樂年間似乎貪官格外的多,太祖太宗,抓也抓不完,殺也殺不完。”朱祁鈺笑著說道。

這個現象很有趣,明清六百年,只有洪武年間和永樂年間的貪官最多,到了後世就沒有貪官了!

王直搖頭說道:“哪裡是沒有了,只是不抓了而已。”

王直的意思是,大明自宣德年間後,就開始了漫長的預設腐敗的過程,一直持續到了清末。

在朝廷發不出去俸祿的情況下,冰敬、碳敬應運而生。

三年一次的大計,逐漸變成了藏汙納垢的工具,卡吃拿要,朋黨叢生。

朱祁鈺發笑的原因是,後世的美利堅,也沒有貪腐,因為人家那邊是合法的,預設的,不會被追究的。

一如明清。

“朕記得朕停了俸,說要足俸對吧,定好俸祿之後,就把景泰四年按新俸發放吧。”朱祁鈺做出了決定。

加薪。

時代在發展,消費水平在提高,消費觀念在改變,大明物產在豐富。

難道抱著明明德禁私慾治國?

官吏是人,禁私慾這種事本身就不現實。

朱祁鈺秉承了列祖列宗的遺志登基為帝,那就遵從洪武年間和永樂年間的標準,重新進行定俸。

景泰四年這一年,朱祁鈺也打算直接按新俸為準,補發一次工資。

王直俯首說道:“陛下聖明。”

朱祁鈺喝了口茶,看著王直,顯然王直的話還沒說完,按照王直在萬言書中列舉的理由,後面還有更重要的事兒。

王直不是為了用加薪堵住大明風憲言官的嘴,那就不是王直了。

王直坐直了身子十分鄭重的說道:“陛下,凡別項人犯,尚可寬恕,貪官之罪,斷不可寬。”

“向因地方官員濫徵私派,苦累百姓,屢經嚴飭,而積習未改,每於正項錢糧外,加增攤派,或將易知由單不行曉示,設立名色,恣意科斂。”

“或入私囊,或賄上官,致百姓脂膏竭盡,困苦已極。此等情弊,深可痛恨!”

朱祁鈺滿是笑意,王直前面說給足俸實俸加俸,後面就說到了這麼做的具體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