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2/4頁)
章節報錯
人活一世,不就求功名利祿嗎?
所以,王直一直在努力的適應新朝雅政。
而且他做的還不錯,京察他請旨督辦的。
九十五條的《憲綱事類》,是在王直的手中誕生的。
都察院、按察司、六科給事中等風憲言官犯九十五條,則從重處罰,比常人犯法罪加三等。
罪加三等,肅清風憲言官才能繼續推動吏治。
之後,王直就開始請求大計,在大計之後,王直立刻開始了考成法的推行。
所以,自從景泰元年起,王直相繼做了京察、立法、大計、考成,四件大事。
雖然考成法很是辛苦,但是王直一直做的不錯。
畢竟還有個能臣幹吏王文,在文淵閣負責具體的考成諸事,陛下對於重大事物,也會自己考成,王直做的並不是很辛苦。
考成法在某種意義上,促成了南衙僭朝造反。
如果孫忠、王驥等人真的靖難成功,從南衙打到了北衙,那王直肯定要在奸臣傳中,榜上有名了。
但是靖難這種事,最需要的還是運氣,需要一個極度昏聵的朝堂。
陛下直接親征平叛,南衙至今依舊不太忠誠,但是已經很聽話了。
所以,王直沒上奸臣傳,依舊在京師負責吏治。
王直雖然依舊是個日子人,但是能做到吏部尚書天官冢宰,而且做了十年依舊坐的十分安穩,是有能力的。
“王翱!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事物要具體,具體!你知道什麼叫具體嗎?”王直拍著桌子說道:“我死了,老了,病了,你要坐這天官冢宰的。你知道嗎?”
“真是氣死我了,是亂法自我始也!是亂法自我始也!”
王直做吏部天官,也是認真的做。
但是歲數大了,有點精力不濟,陛下先是派了項文淵輔佐,但是項文淵能力才情都不怎麼樣,這又來了王翱。
王翱是永樂十三年的進士,隨陛下親征南衙,曾任寧陽侯陳懋的總督軍務,短暫任兩廣總督,負責柳溥叛亂安定之事。
因為平叛有功,回朝之後,就到了吏部做左侍郎,輔佐王直部事。
王翱,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
王翱也和楊士奇發生過小摩擦,楊士奇在宣德元年搞了個“議罪銀”類似的制度。
大概來說就是「時官吏有罪,不問重輕,許運磚還職。王翱請犯贓吏但許贖罪,不得復官,以懲貪黷。」
這件事明宣宗一想,這議罪銀不能搞,那不成了賣官鬻爵了嗎?就贊同了王翱的諫言。
王翱這一下子把朝臣給得罪了,王翱就被扔到了四川做巡按御史了。
後來從四川到江西、從江西到陝西,接替了陳鎰的總督軍務和陳懋展開了第一次的合作。
從陝西短暫回京任職半年多,就又赴任遼東任總督軍務。
陛下南下平叛的時候,遼東在範廣手中逐漸安穩了下來。
景泰三年,王翱從遼東都司回京,扈從陛下南下平叛,成為了大明第一個兩廣總督軍務,雖然只有半年多的任期,但是做的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