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回太上皇,立刻南遷,方能避免亡國之亂。

當初那十四位筆正以「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願以身為草荐,任人寢處其上,溲溺其上,而無怨言」的大意志請求陛下議和。

朱祁鈺在打完京師之戰之後,就滿足了十四位筆正的奇怪要求。

這些詩社平時都是怎麼組織社會活動的?

蠱惑人心、組織暴亂、衝擊衙門、縱火燒城。

李賓言懶得管他們,讓他們自己折騰就是,鬧得大了,殺了便是。

李賓言抓捕奸商的奏疏、袁彬萬里追魂的奏疏,一起送入了京師,當然還有費亦應投獻用的題本,也一併送入了京師。

朱祁鈺看著李賓言的奏疏和費亦應的題本,社會活動家,大明是從來不缺少這種人的。

在萬曆年間,這種社會活動家就喜歡幹這個事兒,比如《五人墓碑記》,其目的是抗稅。

萬曆年間,祖宗之法已經被破壞的一乾二淨,鑿山伐石之禁徹底成了一紙空文。

萬曆皇帝對張居正展開了全面的反攻倒算,廢了考成法之後,內帑國帑日益空虛,三大徵哪一次不是窮盡內帑、國帑?

萬曆皇帝派出了稅監,在要道設立抽分所,開始抽分礦監。

轟轟烈烈的民間抗稅開始了。

最先開始的是葛賢,這位主兒,將皇帝的太監孫隆六七名黨羽,悉數溺斃於河中,火燒楊莘、縱火燒燬丁元復等的住宅,包圍稅監衙門,並要求停止徵稅。

而後是西安門外朝天闕,萬千窯民哭訴稅監橫徵暴斂,不恤民力,萬曆最後不得不收回了盧溝橋抽分所的礦監了事。

之後就是赫赫有名的蘇州五子的《五人墓碑記》了。

抗稅風波,一直持續到了清初,批評家金聖嘆的藉著順治皇帝駕崩,聯合數百位士子到孔廟,悼念剛剛駕崩的韃清順治皇帝,會盟抗稅,清廷最終把金聖嘆一行斬首示眾。

清末民初的「大文豪」胡適,將金聖嘆哭廟案,盛讚金聖嘆為抗清先烈。

去孔廟悼念駕崩的韃清皇帝順治,被尊為抗清先烈,不得不說的確是胡大文豪的風格。

五人墓抗稅之後,大明的黃衣使者,便再也出不得京師半步了。

朱祁鈺放下了奏疏笑著說道:“這些人,總是能整出些新花樣來,博朕一笑。”

興安疑惑的說道:“陛下,要不要派幾名緹騎去保護下李賓言,或者下旨招其回京,正好陳鎰陳總憲,想去南衙督辦秋闈大事,這換一下,省的李巡撫遭了災殃。”

興安是真的為了李賓言好,李賓言許久沒有入京敘職了,正好藉著這次的抄家破戶,押解趙明瑞、奸商等案犯入京為由回京。

第一,可以入京面聖,面對面的說說清楚,李賓言聖眷正隆不假,但是聖眷這東西,許久不面聖,很容易就失去了。

第二,暫避鋒芒,這次的動靜極大,一下子抓了近萬人之多,其中斬首之人居然千餘,實在是大案要案。

南衙風力極為強悍,興安怕李賓言頂不住,陳鎰正好一直想去南衙,這不是正好?

第三,自然是讓李賓言休息休息,李賓言從景泰二年初出京巡撫山東,至今就回京一次,一直在忙忙碌碌,不僅忙而且危險,再強悍的人,也有疲勞的時候,正好回京休息幾個月。

一舉三得。

保護性召回京師,保護性的暫時休息。

朱祁鈺笑著說道:“你這個主意很好,但是李賓言他自己,不樂意啊。”

“他為啥不樂意?”興安疑惑的說道:“功賞牌?這次舟山海戰,他的確可以有一枚功賞牌,但是,也不至於這麼拼命吧。”

案子結束,回京升官,為什麼不願意?

“他為他自己個兒。”朱祁鈺點了點奏疏,笑著說道:“朕也管不住他的,當然朕下旨他自然會回來,但是既然願意,那就讓他做,隨他去吧。”

朱祁鈺拿起了嶽謙三人奏疏,看了兩眼,就是眉毛直跳,他無奈的說道:“三皇子他外公,怎麼這麼能折騰啊,現在人在琉球王國當座上賓。”

唐雲燕對這個愛好冒險的爹,一點辦法都沒有,這要是被唐雲燕知道,又少不了枕頭風。

“嶽謙、季鐸和袁彬三人,乾的不錯,朕很欣慰。”朱祁鈺非常滿意三個人的萬里追魂索命。

“至於琉球國請求大明給官給兵之事,你去請胡尚書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