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3/3頁)
章節報錯
既然大明現有的魚塘裡已經沒有那麼多魚了,那自然是要多想辦法弄點魚苗,等待他們長大。
朱祁鈺想起了自己三經廠紙墨不夠,他和于謙的那番奏對來。
他搖頭說道:“農莊法不妥,掌令官和儒學堂,現在主要的職責還是宣講政策和管理農莊,一步一步踩穩了,踩實了,方為百年國策。”
朱祁鈺是奔著百年育人去的,而不是十年樹木。
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朱祁鈺春秋鼎盛,不急這一時半會兒。
朱祁鈺正色的說道:“朕知道,有些人覺得鑄幣這個活兒,賺的極多,火耗,三成!”
“一成給了太倉,一成給了內承運庫,也就是給了朕,還有一成給了兵仗局,很多人都在心裡犯嘀咕。”
朱祁鈺看著朝臣們的反應。
給太倉一成,那是金濂和司禮監的太監們在文華殿吵架,于謙請奏,最後確定下來的。
一成給內承運庫,那是陛下的錢,這個就已經很值得商榷了,但是礙於鑄錢的決定是陛下做的,弛用金銀之禁也是陛下的決議。
陛下要一成不應該嗎?
最後一成給了打銀幣的兵仗局宦官、工匠,這是朝臣們最想不明白的事兒,他們甚至會認為,這一成,也是給的內承運庫罷了。
朱祁鈺看著朝臣們的臉色,也清楚,就這聚賢閣裡坐著的臣工裡,指不定有人私底下、在家裡,不知道怎麼罵大明皇帝。
罵大明皇帝貪得無厭,罵大明皇帝與民爭利,罵大明皇帝是亡國之君!
罵,隨便罵!
朱祁鈺壓根不在乎。
朱祁鈺需要把這個道理掰扯明白,告訴朝臣們,為什麼非要留給兵仗局一成的火耗。
他十分平靜的說道:“貨幣的價值由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構成。”
“而兵仗局的工匠們打造的精美銀幣,其勞動成果,精緻的花紋,渾然一體的胚餅,分毫不差的重量。”
“同樣是御製銀幣的交換價值的一部分。”
“所以兵仗局才會如此嚴格的檢查稱重,只有嚴格把控,鑄幣之策,才能長久穩定的貫徹下去。”
“只有勞動,才是價值的唯一普遍以及準確的尺度。”
“就像是田畝,如果沒有勞動,只會荒蕪,也是一文不值。”
朱祁鈺講完,讓朝臣們認真的消化了一番他的話,幾個朝臣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目光。
即便是道理能講的明白,朱祁鈺也管不住這幫朝臣的嘴,他們依然會罵。
但是道理就是道理,朱祁鈺給兵仗局的一成火耗,就是給工匠的勞動報酬。
右僉都御史李賓言愣愣的說道:“兵仗局的工匠不夠,是不是可以讓一些勢要豪強之家,參與其中呢?既然如此短缺,兵仗局無法擴產,何不讓大明其餘人,參與進來呢?”
李賓言一說話,所有人都變得沉默了,大家看著手中的資料,一言不發。
上次在朝堂之上,李賓言依據慣例要合併衛所儒學堂,被打了廷杖,現在這話一出,幾乎所有人默然。
整個大明朝堂上,哪個不是精明至極的人?
陛下直鉤、彎鉤、下地籠、建魚塘,方法百出,而釣不到一條魚。
這李賓言…簡直羞與之為伍!
陛下哪天對他下個鉤,他怕是要歡欣鼓舞了!
但是陛下的鉤,始終都瞄著聰明人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