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2/3頁)
章節報錯
既然大明薄俸問題,朕給你們解決了。
那若是再有貪腐橫生,那就不要怪朱祁鈺動用皇明祖訓,將貪官汙吏,剝皮揎草了。
洪武年間,朱元璋大權在握,天下雄兵百萬眾,國庫充足,大明寶鈔未曾氾濫,按照大明俸祿,足數給予官員俸祿。
若是有人貪腐,朱元璋當然可以將其剝皮揎草。
但是後來的皇帝為什麼不行了?
因為朝廷沒錢沒糧也沒招,皇帝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而無濟於事。
嘉靖皇帝一生進行了二十七次的京察,但是依舊止不住貪腐之風。
朱祁鈺足俸給了官員,若是這群官員依舊是爪子伸的太長,拿自己不該拿的錢,那朱祁鈺絕對會送他們去見太祖高皇帝。
他不聽官員貪腐的理由,他只負責送他們去見太祖高皇帝。
朱祁鈺就是要堂而皇之的舉起手中的鋼刀來,盯著諸多臣子。
于謙拿了六十枚銀幣回到了九重堂,他這是淇國公的舊宅,一應用度都是內帑所出,日常沒什麼開銷,他把這六十枚銀幣交給了夫人董氏。
董氏拿起了銀幣吹了吹,嗡嗡作響。
大明物價因為缺少貨幣,其實價格很低,董氏拿著那六十多枚銀幣,看來看去,笑著說道:“給大明當差這麼多年,總算是能留住錢了,這次不會又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吧,聖君英明,這銀幣喧囂塵上,我這住九重堂都聽說了呢。”
于謙也拿起了一塊銀幣彈了彈,聲音清脆至極,花紋雖然簡單,但是足夠的清晰,製作相當的精良。
他笑著說道:“陛下這銀幣設計精巧,再少點銀,吹起來就不響了,這花紋冷壓,這幫整天壓功賞牌的工匠,手藝太精湛了,這一分火耗在這手藝上,不虧。”
“我跟你說,等閒啊,這沒有幾個工匠,能打出這種花紋來。”
花紋精美,意味著難以仿製,這要是有人拿著去融了打成薄錢、或者直接用自己的銀餅子打成薄錢,卻不見得有人會認。
于謙更關注銀幣的輪廓文章,董氏則更關注這錢本身。
董氏笑著說道:“給我四枚,這眼看著中秋節了,家裡要買點月餅用的餡兒,親朋相遺,取團圓之義,其祭果餅必圓,還得買一些西瓜,還有那羊角大燈,斗香,可要不少錢呢,也不知道這銀幣,經不經花。”
董氏將銀幣交給了九重堂的婢女,婢女喜笑顏開的拿著銀幣,走出了九重堂,去集市上買中秋用的東西。
于謙卻看著董氏忙碌身影,嘆了口氣。
過幾日是中秋佳節,但也是大明這些年來,最鬧心的一天。
去年的這個時候,稽王帶著大明五十萬兒郎,死於邊方,時間看似抹平了創傷,但其實那道傷疤,依舊在大明這個巨人身上,血流如注。
陛下在太廟,怒斬稽戾王,但是劊子手,還在塞外逞兇。
婢女來到了朝陽門市集,當她拿出那枚銀幣的時候,才知道這枚錢多麼的受歡迎,而且她應該是第一個拿著大明銀幣消費的人。
畢竟現在大明銀幣並不多。
“嗡嗡嗡!”
尚膳居的老闆拿著那枚銀幣用力的吹了下,銀幣嗡嗡作響的聲音,在耳邊如同仙樂一樣,他太明白了,這種貨幣對商貿的意義了。
就跟小孩子突然拿到了玩具一樣,尚膳居的老闆,一直不停的吹著銀幣,玩了一會兒看著等著的婢女才猛地回過神來。
他大聲的喊道:“夥計,快點,把所需之物,都拿過來,再拿瓶我珍藏了三十年的桂花酒!”
“這可不行,是多少就是多少。”婢女深知于謙的脾性,該是多少就是多少,這三十年的桂花酒,可不能拿,買東西可以,但是絕對不能多拿多要。
于謙用了二十四年,留下了兩袖清風的盛名,他這個婢女要是給於謙毀了,那陛下必然不樂意,要降下雷霆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