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祁鈺這套說辭,換個說法就是士紳一體納糧,甭管是誰,既然都在大明這鍋飯裡吃飯,那就是可以造反,但是不能不納稅。
于謙嘆了口氣,他天天勸陛下仁恕之道,只要稍微有點成果,就會向下滑落一大步。
看看陛下這個樣子,勸仁恕怎麼成功呢?
可是大明這個樣子,勸仁恕,又怎麼能成功呢?
“陛下息怒,就是給他們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于謙趕緊說道:“大明,沒他們造反的餘地。”
朱祁鈺愣了愣,隨即反應了過來,其實縱觀大明朝二七十六年,把南明算上三百一十六年的時間長河裡,造反的只有藩王和窮的吃不起飯,揭竿而起的百姓。
哪有給他們食利階級,造反的空間?
朱祁鈺點了點頭,話鋒一轉說道:“但是他們藉著謀反的幌子,牟利的膽子,還是有的,而且很大!”
“朕就把話放在這,只要活在大明,誰都得交稅!甭管是誰!”
石亨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他生怕陛下把目光看到他的身上。
他在大同的地界上,其實和陛下這一套非常的像。
甭管你是瓦剌人還是韃靼人,甭管你是行腳商還是坐商,還是什麼十大豪商,甭管你是流匪、強盜還是王府家人,跟大同地界過,你都得交稅!
在某種程度上,陛下這套說辭,和石亨當年在大同府的那一套一模一樣。
石亨當年自己也向朝廷交稅。
他的確是侵佔了無數洪武、永樂年間的舊軍屯的田地,但是他還給大同知府霍瑄補了窟窿,讓霍瑄站著把大同知府給當了。
不用看士紳豪強們的臉色,逮著他們就是一頓臭罵,逼著他們按時清田、造黃冊、魚鱗冊。
霍瑄年年考評都是甲上優等,不就是他在後面的支援嗎?
反對可以,想火併可以,但是你得交稅。
不交稅,你還是大明人嗎?
這是石亨對陛下朝政的理解,而且他覺得自己理解的很到位,不交稅,誰來保衛你的家,保衛你的田地呢?不交稅,吃的滿嘴流油,天下哪有這個道理呢?
石亨是非常支援陛下的決議的,所以他並不表示反對。
雖然他不知道,為何要納稅,但是在他眼裡,這不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嗎?
這場廷議在陛下的怒火中,悄悄結束。
朱祁鈺準備離開皇宮的時候,卻被興安攔下,興安低聲的言語了幾聲。
孫太后有請。
朱祁鈺愣愣,帶著十三騎就奔著慈寧宮而去,于謙等臣子忐忑不安的看著這一幕,太后不是已經把襄王的金印給交了出來嗎?
陛下帶著緹騎去做什麼?
朱祁鈺不擔心慈寧宮裡有什麼五百刀斧手,因為現在慈寧宮上上下下,除了太后,都是興安派去的人。
十三緹騎跟隨,朱祁鈺不擔心出什麼亂子。
朱祁鈺來到了慈寧宮,這裡到還算安寧,也沒搞什麼素縞,佛塔上掛著一縷白布。
“太后。”朱祁鈺走了進去左右端詳了一番,這一目瞭然,斷然不會有什麼埋伏。
“皇帝辛苦,請坐。”孫太后從重重珠簾走了出來,手裡拿著一串佛珠。
孫太后坐穩以後,首先開口說道:“皇帝日理萬機,國朝辛苦,無暇來看哀家,哀家也知大明局勢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