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為何天下無敵?

因為大明真的天下無敵。

大明擁有最強大的基層架構,最強大的水師、最龐大的工匠規模(稍後會寫到),這一切的基礎,都離不開,最擁戴朝廷的百姓。

但是這一切,都在朱叫門的手裡毀的一乾二淨。

大明的最後一次下西洋是在宣德九年;

大明裡長制度、糧長制度,在不停的崩壞,十四年未曾更新過的黃冊、魚鱗冊,十四年未曾增加過的富戶籍(後面會寫到)。

大明的縉紳不斷的做大,大同府甚至需要依靠石亨,才能完成夏秋二稅。

崩掉也先大門牙的是于謙?是朱祁鈺?

其實是大明百姓。

那二十二萬備操軍、備倭軍代表的就是大明百姓,他們從來沒有操練過,被召入京城,又被送到城門外的民舍裡,與敵人殊死搏鬥。

他們並沒畏懼,擊退了強敵,甚至還可以在清風店設伏阻擊對方。

朱叫門每失去一道護城河,朱祁鈺就會獲得一道護城河,最終隨著農莊法和大明基層的組織架構的恢復,朱叫門對主角的皇位已經不構成威脅了。

既然不構成威脅,那就拉回來一劍刺死便是。

朱祁鎮不死,是因為有人不想他死,比如保護他的袁彬,比如保護他、利用他的瓦剌人。

不是吾咕咕一直拖著不殺,是朱叫門的一步步滑向死亡,意味著主角皇位的一步步構建直至固若金湯。

其實吾咕咕也想過,朱祁鎮忽然智商線上,然後跟著瓦剌人跑去和林呢?

畢竟朱祁鈺又是削帝號、又是廢太子、又是炸帝陵的,朱祁鎮就是再廢物點心,也多少能猜出點危險了。

但是吾咕咕推敲了許久,最終還是不打算這麼寫了。

瓦剌人不帶著他玩了!

養一個皇帝對瓦剌來說,真的養不起,太昂貴了。

不當皇帝養,那這傢伙還有用嗎?

用三百精兵換一個大明朝內亂的機會,對於瓦剌人而言一點都不虧。

而且瓦剌人,也想不到大明皇帝這麼剛強,直接在太廟殺人。

吾咕咕為什麼會想這種拖著不殺的事兒呢?

朱祁鎮殺了,一些盼望著朱祁鎮的讀者,高呼一聲,爽!

然後就走了,這書成績,不就崩了嗎?

但是吾咕咕認真推敲了許久,吾咕咕寫的是大明朝,是大明朝的是是非非,是一個站在岔路口上的大明朝。

朱祁鎮不是個反角,只是一個丑角,丑角再不死,就太鬧心了。

最終還是決定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