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應我軍主力後方,隨時馳援順聖川,防止我軍被兩面絞殺。”

“我帶領準噶爾部,直撲宣府城下!”

也先這個部署,屬於三面合圍,只留下了京師至宣府一條路。

他只要要地,若是楊洪帶領宣府軍逃向京師,他是不會阻攔的。

打狗,不能把狗逼到牆角里,否則狗急了會咬人的。

也先當然知道楊洪不是狗,楊洪是楊王。

這一仗,很不好打。

他情願面對朱祁鎮帶領的二十萬京營精銳,也不願意面對楊洪的五萬兵馬。

楊洪實在是,太難纏了。

“此戰事關我們瓦剌人的生死存亡,勝,則瓦剌大興!敗,則一敗塗地!諸位,此戰全力,萬不可懈怠。”

“末將領命!”諸將領大聲稱是。

戰鬥的目標非常明確,只是拿下宣府,打斷大明的興盛,這算是國運之爭了。

也先憂心忡忡的看著堪輿圖,即便是拿下宣府又能如何呢?

宣府只是大明邊軍九鎮之一罷了,宣府是京師門戶,也只是門戶罷了。

大明幅員遼闊,即便是短暫一時佔據了宣府,等到福建等地的民亂平息,大明朝再復宣府,易如反掌。

兩京一十三省,也就打下來一個北京罷了。

若是能夠勸降楊洪…若是能夠再把朱祁鎮這面大旗豎起來…

也先頹然的嘆了口氣,若是其他人他還願意試試,楊洪自青年開平戍邊,至今四十餘載,這麼個人,你讓他投降?

什麼是肱股之臣?那是大明皇帝,或者說是大明的手和腳。

也先不是沒有考慮過招降楊洪,而且他一直在做。

他常年和楊洪書信來往,每年都要投其所好的送上數匹好馬,可是楊洪照單全收,但是絲毫不為所動。

也先定好了目標,整軍備戰。

瓦剌三部主力,分別為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三部,還有一支脅從的和碩特部分支。

此四部,在東風吹拂草原,整飭至少需要三月有餘。

也先不知道的是,大明的墩臺遠侯已經摸到了他的中軍大帳附近,打探情報。

夜不收深入虜營,喬裝打扮,暗暗潛伏,探聽情報,也先部署之後,這些訊息,很快就被楊洪給知道了。

楊洪的面前是一個巨大的沙盤,他收到了軍報已經多半個時辰,一直在盯著這沙盤看,一眾將領站在楊洪的身後,等待著楊洪的命令。

“感慨宣府找死,愚不可及。”楊洪頗為不屑,但是他依舊十分專注的盯著沙盤,善戰者都認為自己才是天下第一!

對於來犯之敵,都會抱有一種輕蔑的態度,而這個態度,其實是給將領們看的,對於如何對敵,楊洪從來沒有一天、一次懈怠過,每次對敵,他都當做最後一戰再打!

瓦剌人實力強橫,至少有十萬兵馬,而他手中只有五萬。

但是沒關係,大明皇帝陛下十分慷慨,五萬邊軍,和五萬武裝邊軍,戰鬥力完全是兩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