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勝負乃兵家常事,如果迎敵之時,以萬勝而無一敗之心對敵,必敗無疑。”
“我看,這面龍旗大纛,就擺在這文華殿裡,一直襬著,時不時拿出來,翻一翻,看一看,想一想。”
“大明京營二十萬精銳,三十萬民夫,是怎麼死在邊方的。”
“大明又是怎麼樣,差點陷入播遷之禍的,都長長記性。”
朱祁鈺看到朝臣們的模樣,嘆了口氣說道:“興安啊,以後這面旗子,就在這裡放著,不要收了,每天廷議散了後,走的時候,都看看它。”
“臣領旨。”興安恭恭敬敬的俯首說道。
朱祁鈺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說道:“繼續吧。”
廷議開始繼續,朱祁鈺看著朝臣們,終於開始認真對待這次的瓦剌南下,朱祁鈺也算是鬆了口氣。
其實朝臣們的這種懈怠,是大明朝出現了問題,也是幾乎所有帝國都存在的問題。
那就是:「帝國所有人都變得傲慢,所有人都認為帝國足夠的強大,區區蟊賊,不足掛齒。」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如何不影響春耕的情況下,徵調民夫擴寬前往宣府的路和平整路面,如何在不影響春耕,排程百姓,將糧草軍備運往宣府,工部和內署如何配合生產,大家都在激烈的爭論著。
“陛下,臣等都商議的差不多了,回頭各部部議之後,拿出方案來,送至文淵閣呈陛下御覽。”于謙示意大家安靜,向皇帝彙報了今天的廷議的結果。
這都會以書面的形式歸檔。
“多久?”朱祁鈺詢問道。
于謙趕忙說道:“日暮時分。”
朱祁鈺站起身來說道:“朕知道了,散了吧。”
他忽然想起說道:“哦,對了,後天京師講武堂開堂,別忘了。”
“臣等恭送陛下。”一干朝臣畢恭畢敬的行了一個稽首禮。
朱祁鈺其實也出宮,他不在宮裡住,甚至連不會服用宮中水食。
他回到了郕王府改名的泰安宮後,手裡還拿著楊洪的奏疏,心情依舊是格外的沉重。
楊洪這份奏疏上,提到了一個建議,那就是選能士,組建墩臺遠侯。
墩臺是大明軍堡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
高牆垣,深溝壑,五里為堡,十里為屯,烽燧斥堠,珠連壁貫。
墩臺哨兵,負責墩臺及其附近地區的站崗、放哨斥候工作。
楊洪提議組建的墩臺遠侯,是指這些斥候,日夜不輟的在外活動,然後收集情報,送回墩臺。
【今沿邊之守,有營堡墩臺之建,有巡探按伏之防,有將領以總其權,有副將以分其任。調發者之有逰兵,分防者之有備禦,嚴守之道亦可謂周且備矣。】
【捷能飛簷走壁,而殺人放火技能奇巧異人而駭世驚俗,俱應選入中軍為心為膂之用。能深入虜營哨探得實,出哨夜不收。】
墩臺哨兵,出哨夜不收。
這些殺人放火、無所不精的軍士們,在墩臺執行哨探的時候,出去活動是日夜不輟,除了深入虜營,哨探敵軍虛實之外,一到秋天,就會放火燒出一條縱深長達50裡的火燒帶,來隔絕草原部落南下。
至少阻擋他們就近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