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還說,於少保的勸諫,總是繞著彎兒的勸,不太容易聽的懂。”

“陛下又說,於少保日夜分國憂,不問家產,若於少保走了,令朝廷何處更得此人?讓咱家以後不要再遞彈劾於少保的奏疏了。”

“陛下,臣講完了。”(出自《明英宗實錄》190卷,原文最後作者說有註解。)

于謙的勸諫並不太好聽懂,但是朱祁鈺卻聽懂了。

于謙的諫言是:他家裡沒有乾魚,也不會做乾魚。

其實說的是百姓的家裡,沒有乾魚。

兵禍至,跑去買百姓的口糧乾魚,百姓家裡有,也會說沒有;若是讓現做,必然說不會做。

這就是于謙想說的話。

其實……除了乾魚還有真定河畔的野菜,朱祁鈺都讓停了。

“顧御史,可還有要說的嗎?”朱祁鈺坐直了身子問道。

這是朱祁鈺在用自己的皇權,為于謙做事背書。

也是替于謙進行了辯護,于謙的勸諫總是這麼的溫和。

從來沒有梗著脖子大聲的喊,陛下,你這不對!陛下,你那不好!

于謙沒有任何的不恭敬的地方。

就是勸諫陛下不要擾民,還拐了那麼大個圈子。

權臣會放下攬京營大權的好機會,跑去山外九州巡撫,放棄京營?

權臣都乾點啥?

殺帝結髮妻許配自己的女兒;

不停的刷名望團結所有朝臣;

提著劍殺了皇帝嬪妃,還讓逼皇帝低頭認錯;

裝瘋賣傻趁著皇帝出巡兵變;

養寇自重大權獨攬;

征戰天下軍權在手滅皇家宗室滿門,自己上位;

毆帝三拳而去等等。

(依次是霍光、王莽、曹操、司馬懿、桓玄、劉裕、高澄。)

這才是權臣啊。

于謙這恭恭敬敬還回兵權,怎麼看也不像是權臣該有的樣子,這都要彈劾,朱祁鈺還要煞有其事的查辦。

是打算逼著于謙造反嗎?

“陛下從諫如流,乃是英主,臣謝陛下聖恩。”于謙還以為要上演飛鳥盡,良弓藏的事。

可是陛下卻是如此迴護。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愛卿儘管去做便是。”

他還指望著于謙這把刀,能夠砍下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的農莊法,這塊最硬的骨頭!

自然要為于謙站臺。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天底下是沒這種道理的。

無論哪個朝代,只要涉及到了土地田畝政策,哪次不是打的生靈塗炭,哪次不是打的血流漂杵?

既然于謙願意做,朱祁鈺自然要給予最大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