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終於圖窮匕見,看著楊洪低聲說道:“陛下提出以京畿、福建為試點,眼下山外九州紛擾不斷,百姓離散。”

“若是山外九州可依此法,那必然最為徹底,也可驗證陛下之農莊法,是否合用了。”

“若是軍衛改農莊,兵丁何來?”楊洪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于謙一聽楊洪的說辭,也便是明白了,楊洪這算是答應了下來。

他也是鬆了口氣,山外九州之局勢,還要多仰賴這位塞外諸部人人畏懼的楊王。

畢竟瓦剌人雖然暫時退了,但是依舊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南下。

楊王願意明確表態聽從皇帝的旨意,而不是推脫、打太極、擺困難,這是個重大的好訊息。

于謙滿是笑意的說道:“軍衛法也好、農莊法也罷,若是不訓練義勇團練,又有何用呢?”

“若是真的能實行下去,何愁兵丁呢?”

“也是。”楊洪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這是軍衛法的核心,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當年軍衛法有效的時候,什麼時候愁過兵丁二字呢?

大明當年喊出天下無敵,是真的天下無敵。

他們清楚的知道,來自底層百姓的支援,多麼重要!其實軍屯法的敗壞,何嘗不是一種當年的選擇呢。

于謙忽然眼中兇光一閃,囑咐道:“陛下言,若有阻攔,格殺勿論。”

“好,格殺勿論!”楊洪深吸口氣說道。

幹這種事,要麼旗幟鮮明的反對,要麼就是徹底不留後手,一做到底,沒有什麼綏靖可言。

這幾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之事,稍有差池則萬劫不復。

于謙在朱祁鈺的影響下,變得也不那麼溫和了。

“但願大明能夠萬世永安。”于謙握著拳,突然用力的咳嗽了幾下。

痰疾,這麼些年了,一直不見好。

“於少保。”楊洪看著于謙咳嗽到臉都變得慘白,有些慌亂。

大明現在需要柱石,于謙怎麼可以在這個時候倒下。

“無礙,無礙。”于謙終於止住了咳嗽說道:“楊王,某最近要到山外九州去,最少的一個月多的時間,具體看看陛下這農社法是否合用。”

“現在這個時間點?”楊洪瞬間就愣住了…

于謙這是要把自己放在火架上烤啊,大戰結束,不趁機攬權,將京營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去山外九州巡撫。

這萬一…萬一陛下對廢立之事,有猜忌之心,覺得你于謙有權臣之心,這不就等同於,自廢武功嗎?

楊洪只擔心陛下,並不擔心其他人。

其他人不是于謙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