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朕的一些想法,於老師父可以先看看。”

于謙接過了朱祁鈺遞過來的敕喻,興安一轉身,走到了書房之外,從外面關上了門,守在門外。

陛下要和於老師父談大事,興安聽不懂,他要守著,不讓外人聽到他們的談話。

興安知道,那是陛下自上次談到天下寺廟田產時候,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陛下時常沉吟許久,才會落下一筆。

那將是震動天下的大事。

于謙看到了興安的動作,又認真的研讀了一下朱祁鈺的敕喻,面色時而漲紅,時而煞白。

將近兩刻鐘的時間,很短的敕喻,于謙才看完它,他看了看周圍無人,便知道今天這番談話,干係甚大,可能會影響到以後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國體根本。

但是為人臣,有些話,必須要說。

但是說的時候,還是要講一些說話技巧的。

于謙開始了正式的君臣奏對,他立刻說道:“陛下可知秦何以滅六國乎?”

朱祁鈺點頭說道:“商君廢井田、開阡陌封疆,教民耕戰,而賦稅平,秦得以二十級軍功爵橫掃天下。”

商鞅廢掉了奴隸主們的阡陌封疆,廢除了井田制,將土地分給了百姓,奮六世之餘烈,最終讓秦國變成了最強大的國家,最後東出崤關,定鼎天下。

于謙深吸了氣,感情陛下知道秦國為何強盛啊。

他點頭說道:“然也。”

他想了想繼續說道:“陛下可知王莽其人?”

朱祁鈺也猜到了于謙會有一問,他不假思索的說道:“王莽始起外戚,受更始帝禪,繼皇帝位,為新朝皇帝。”

“他託古改制,更天下田為王田,奴婢改為私屬,設定鹽、鐵、酒、錢專營,山林川澤皆為王業。”

于謙眉頭緊皺的說道:“陛下盡然知曉啊。”

“史書有言,其篡漢滔天,行驕夏癸,虐烈商辛。偽稽黃、虞,繆稱典文,眾怨神怒,惡復誅臻,百王之極,究其奸昏。”

夏癸,就是夏朝末代君主暴君桀,商辛,就是商朝末代君主商紂王,因為號帝辛,而被人叫做商辛。

這段意思大概是說,賊臣王莽,篡奪漢位罪惡滔天,行事驕縱如夏桀,暴虐與商紂無異。

卻詭字稱恢復黃帝、舜時的古制,妄稱之為經典文章,激起民眾怨恨蒼天震怒,罪大惡極必遭誅殺。

百王之中,最為奸佞昏聵者。

朱祁鈺知道于謙雖然在論史,但卻句句都在勸諫。

于謙在提醒朱祁鈺他這個皇位是怎麼來的,確切的說也是篡來的。

原來的皇帝畢竟還活著呢,雖然在敵營之中。

如果這麼大刀闊斧的改革,一定會激怒無數人,最後變成王莽一樣的人物,人人得而誅之,最後史書還有留下汙名。

朱祁鈺面色漲紅,但還是用力的呼吸了幾下,平靜了下來,問道:“於老師父,以為此策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