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快落實賞賜,尤其是功勳,畏戰之心自然消散。”範廣同意了石亨的說法。

劉安想了想說道:“本就是破釜沉舟,我軍佈置在城外,人心洶洶流言不止,比如這瓦剌人鬼神之說,甚囂塵上,也需要治理一番。”

朱祁鎮在迤北搞出了土木堡之變,瓦剌人刀槍不入、三頭六臂的傳聞就很多。

于謙又總結了一番,點頭說道:“如此甚好。”

“第三,敵人投石車、弩炮、火器的數量超過了我們的預期,最大的傷亡就是被敵人石塊所擊中,在這一方面,幾位有什麼好想法嗎?”于謙繼續著自己的戰後部議,他提出問題,大家集思廣益。

這是大明軍的一個傳統,就連徐達、李文忠、馮勝等人都是如此,每戰之後,除了論功行賞,就是找出問題,並且解決問題。

部議還在繼續,而此時的瓦剌大營內,也先面對跪在身前的兩個人,憤怒到了極致。

一個是孛羅,他的親弟弟,一個是卯那孩,所謂的長生天下第一勇士。這是何等的榮耀?

彰義門外瓦剌人的先鋒軍,居然被一個文弱書生的于謙擊敗,這是恥辱!

“昨日我反覆提醒你,不要輕視你的敵人,那是大明的軍隊!你居然覺得只要接戰必定潰散,用馬軍衝進了民舍之中!”也先舉起手中的鞭子,用力的揮在了孛羅的身上。

啪!

一道血淋淋的傷痕隨著鞭子甩落從孛羅的背上浸出,孛羅吃痛的咬著牙,卻不敢有任何的反駁,只是悶哼了一聲,跪在地上一動不動。

“還有你,讓你壓陣,結果你倒好,一擁而上,毫無章法!如同你們在草原上放牧一樣,雜亂無比,結果進不能進,退不能退!”也先舉起手中的鞭子,再次落在了卯那孩身上!

他無比的憤怒,大明軍隊出城尋求決戰,他本來以為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勝!

但是大明的軍隊不僅贏了,而且是大獲全勝,他如何不生氣呢?

“你們兩個心裡挨這兩鞭子,心裡要是有氣,我們就升帳,戰敗什麼後果,還用我多說嗎?”也先看著兩個壯漢跪在地上,再次冷冰冰的問道。

“臣弟不敢!”孛羅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寒戰,戰敗升帳的話,他和卯那孩的結局,真的會死,這兩鞭子他們倆捱得不冤。

“眼下該如何是好?”也先將鞭子扔到了地上,一時的前鋒受挫,其實沒什麼關係,頂多證明了大明軍隊善守而已,這無關緊要。

“太師,要不然問問喜寧那個宦官?此人頗有一些想法,紫荊關就是他帶的路,而喜寧久居京師,必然有什麼好主意。”孛羅想起了喜寧來。

喜寧作為朱祁鎮身邊的太監,打小住在京城,而且朱祁鎮被俘後,喜寧跑到了大明京師,索要了大量的財貨回到了迤北,甚至連只有皇帝可以用的九龍錦都弄了不少。

而後喜寧更是帶著瓦剌人首先攻破了紫荊關,此乃畫策之功。

“哦?也對,叫來喜寧!”也先重重的點了點頭,他讓二人站了起來,等在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