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
諸軍將十分迅速的從各個城門外,乘快馬趕至西直門前,在破舊的民舍裡,幾位都督將手中的軍報看完,難掩臉上的興奮。
勝利就在眼前。
于謙指著堪輿圖居庸關的位置說道:“居庸關守將趙玟、羅通,汲水灌城,城牆結冰,瓦剌軍在南口攻勢不順,轉戰之北口,再次攻打居庸關。”
“楊王率領宣府迂迴到了瓦剌人的背後,與居庸關守軍,前後夾擊瓦剌人,三戰三勝,瓦剌人敗退,已退縮至紫荊關。”
“昨日至今早暴雨滂沱,而後陰風陣陣,天氣驟冷,瓦剌軍卒凍傷凍死無數,接連戰敗,身處大明腹地,孤立無援,士氣大跌。”
“某以為三日之內,瓦剌人必然退兵。”
石亨用力的拍著大腿,他狂笑不已的說道:“這幫傢伙,以為自己僥倖打贏了一仗,就能把大明給滅咯?”
“做什麼春秋大夢呢,要不是…要不是…要不是老子沒在大同,這幫人能贏一次?”
石亨得虧沒喊出那句要不是朱祁鎮瞎指揮,瓦剌人不會贏一次的話。
他咳嗽了兩下,繼續說道:“照我說,到他們撤退的時候,我們就銜尾追殺而去。”
“殺他個天翻地覆!殺他個血流漂杵!殺他個大獲全勝!”
劉安嗤之以鼻的說道:“你在大同又能如何?”
“說什麼大話也不怕閃了舌頭,銜尾追殺,說得好聽,我們有那麼多馬隊嗎?若是也先反過頭來,以遊騎散射襲擾,你又該如何?”
“荒唐。”
石亨一時間氣不打一處來,拍著大腿說道:“那你說,該怎麼辦?”
劉安老神在在的說道:“他們退了也好,至於上皇,慢慢商議就是,一年半載不算久,三年五載不算長,他們總歸是要把上皇還回來的,不是嗎?”
“咱們朝堂上在廷文武,南遷之人何止徐有貞。”
“那瓦剌內部,決心與大明為敵,難道就吃了秤砣鐵了心的找死不成?要跟我大明死戰到底,他們自己就不怕嗎?分而化之,幾年時間,自然也就分崩離析了。”
範廣則是滿臉笑容的看著他們倆吵架。
幾個都督卻不怎麼說話,靜靜的看著。
這次軍將集結,就是定個方向,應當如何辦,戰場瞬息萬變,戰法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
範廣坐直了身子說道:“其實石總兵和廣寧伯,你們兩人的意見加到一起不正好嗎?”
“退敵應對和退敵之後,如何收拾,不都有了?何必吵來吵去呢?”
整個民舍裡,洋溢著一種勝利在望的喜悅。
惶惶不安的日子,終於要結束了。
與大明軍喜氣洋洋不同,也先上次得知自己弟弟孛羅被炮石轟死之後,整個人都氣厥了,立刻顯得蒼老了幾分。
當居庸關的戰報,送到他的手中之時,也先整個人都變得更加衰敗。
敗了,這次的奇襲京師的大戰略徹底敗了。
他忽然想起了之前,在紫荊關的時候,他對著居庸關指點江山時,自己的模樣。
如果當時不是驕兵輕進,急於攻打大明京師,而是按照他自己的規劃,佔據內三關,圍困大同、宣府兩座軍事重鎮,直到對方糧草耗盡,徹底佔據山外九州,再圖南下。
或許結果會好一些。
但是戰爭沒有如果。
當時在紫荊關上,他躊躇滿志的向京師進軍,他以為明軍六師新喪,不堪一擊,京師旦夕可陷,可是連續鏖戰五日,明軍屢戰屢勝,士氣愈加旺盛。
這仗,不能再打了,必須用最快的速度撤到關外去。
可是,該怎麼撤?
開始戰爭很容易,結束卻得仰他人鼻息了。
幸好,大明沒什麼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