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戰場悲歌(第2/2頁)
章節報錯
仗打成這樣葉唯明也很是無語,他知道德軍很快就會展開反擊。如果再不重新把已經打散的部隊組織起來,後果根本不堪設想。
於是葉唯明便命令聚集在他身邊的班排長去收攏部隊。
班長乃軍中之母這句至理名言說的一點都沒錯。他們構成了軍隊中最基本的作戰單位,很快便重新將打散的部隊聚攏了起來。
就在他們剛準備好再次發起進攻之時,在剛剛炮擊過的廢墟里一群人衝了出來。只見這群人身穿著平民的服裝,很多人只戴了一一頂軍帽或是箭十字黨的袖標來表示他們「人民突擊營」的身份。這些人皆是被Faes裹挾的民眾。兵員素質參差不齊,老的老少的少。武器大多是老舊步槍,甚至還有獵槍。
其戰鬥力低下在遇到蘇聯軍隊時基本上就是一觸即潰。甚至還沒有接觸到蘇聯軍隊便望風而降。可當他們面對有著歷史仇恨的羅馬尼亞軍隊時同仇敵愾,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而剛剛從混亂中重新恢復過來的羅馬尼亞軍隊看到是這麼一群人向著自己衝過來。一下從剛剛的驚慌失措中恢復了過來。心中都在著,我打不了德國人,還打不了你嗎?他們將剛剛被德軍爆錘後的怒火傾瀉到了這些匈牙利民兵的身上。
現在開始才是勢均力敵的戰鬥。雖然敵人大多是十幾歲的孩童十歲的老人,但沒有任何憐憫之心。
在戰場上,只要你拿起武器那就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敵人!
黃泉路上無老幼,子彈可不會分人。
兩軍在殘垣斷壁之間展開了激烈的交火。這兩個小國的軍隊之間的相互仇殺,沒錯,就是仇殺。這根本算不上是戰爭。這只是在二戰時諸多國家民族間紛亂冗雜矛盾中的一個縮影。
最終缺乏訓練,武器陳舊的匈牙利民兵終於還是敗了。
而在羅馬尼亞軍隊幾乎損失殆盡的情況下蘇聯紅軍也向布達佩斯發起了進攻。一時間葉唯明覺得自己彷彿又回到了斯大林格勒。不過這次蘇軍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雖然蘇軍佔盡了優勢,在這裡德軍的損傷率是西線戰場的三倍以上。可是布達佩斯卻集結了德國黨衛軍的精銳。嚴重阻礙了蘇軍計劃進攻維也納和南德的計劃。布達佩斯真正成了阻撓蘇軍前進的「要塞」。
希特勒在1944年5月將很多城市宣佈為「要塞」,命令要塞守軍固守待援。很多高階軍官勸希特勒不要這樣做。可是希特勒在經歷過施陶芬貝格的暗殺後已經徹底不再信任國防軍。偏執的認為所有的國防軍將領都已經不再對全面戰爭,對自己忠誠。根本不採納他們的意見,執意要讓部隊執行他的命令。
蘇軍則直接繞過這些所謂的「要塞」繼續進攻。當援軍準備好前去援助時,卻發現已經深陷蘇戰區幾百公里。最終那些深陷蘇戰區孤立無援的要塞守軍被迫突圍,有有甚者竟然在蘇戰區一邊躲藏一邊戰鬥徒步了七、八百公里才又重新回到德軍的防線。
而布達佩斯如今卻成了真正阻礙蘇軍前進的「要塞」。不過除了最開始的攻城戰,後面匈牙利軍隊便逐漸退出了戰場。對於匈牙利士兵來說,無論是在哪一邊作戰,扮演的都只是配角,並且被無情摧毀的是他們自己的家園。為了錯誤的事業而英勇奮戰就只會延長這場必敗的戰爭,而投降也未必能帶來真正的解放……
最終除了最冥頑不靈的一小撮箭十字黨黨徒外大部分的匈牙利士兵都選擇了投降。接下來便是蘇德兩軍的對戰。
硝煙久久難以消散,戰場上只剩下了滿地的屍體以及殘垣斷壁。葉唯明帶著倖存下來的羅馬尼亞士兵清理著戰場。
遠處的城區還在激烈的交火,已經被打殘的羅馬尼亞步兵團直接淪為了清理前進路面的輔助部隊。葉唯明和士兵們一起將報廢的汽車推到了路旁,一門門步兵炮推過他們剛剛清理出來的街道。一個騎著L300「紅色十月」摩托車的傳令兵停在了葉唯明的面前。
傳令兵翻身下了摩托車後,對葉唯明敬禮後從檔案包中取出一份檔案交給了他。
為您提供大神素衢的《再見,達瓦里希!》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百零七章:戰場悲歌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