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之悠悠醒轉,悲呼道:“吾自成軍以來,未逢此大敗矣!萬餘軍民為東虜所害,叫我情何以堪!”

錢天錫正色道:“陳將軍他們為了咱們靖北軍主力,血戰韃虜,正是死得其所也,將軍還需振作精神,早日進取萊登方是正事,只有咱們強大了,方能替陳將軍和死難的軍民們報仇雪恨。”

其餘宋廣坤、李有才、魯良直等文官亦是贊同錢天錫的話。

錢安寧更是進言道:“將軍,昔日漢高祖數敗於項羽,然終有天下,正是其屢敗屢戰,不以一時的勝負而失去了進取之心,如今我等只是小挫,軍馬尚有三千之眾,只要咱們戮力同心,還愁沒有報仇之日嗎?”

李興之也知道,越是這個時候,自己就越不能亂了方寸,否則不用別人來攻,靖北軍自個估摸就垮了。

只得振著精神道:“多鐸大軍不遠,咱們還是儘早撤離,才是穩妥之策,咱們先將陳將軍安葬了,真定、河間一帶水網密集,我意轉道獻縣,直插山東,爾等以為如何?”

魯良直沉吟道:“將軍說的是,盧督臣率軍西入保定,我軍東走河間,正合兵家之理,如今我軍所攜帶輜重錢糧盡喪,軍民家小又損失九成,正可輕裝上陣。”

靖北軍適逢大敗,多鐸大軍又距離不遠,諸人不敢耽誤,當即計點軍民,整頓器械,準備撤離。

經點驗,原本離開高陽時擁兵近六千的靖北軍,只剩下疾火營兩千兵、鋼鋒營、震虜營和騎兵大隊千餘人、隨軍百姓千餘。

武器方面到是甲仗俱全,火炮尚有十六門大將軍炮,糧秣物資基本損失殆盡,只餘軍糧三百石、藥子六百斤、銀九千兩。

諸將看了統計結果也是欲哭無淚,靖北軍好不容易攢下的家當,一下子回到了剛進李家山那會。

李興之則是心有餘悸,若不是昨日聽了魯良直的建議,在滹沱河南岸佈置了防線,恐怕今日靖北軍就會在滿洲兵的突襲下全軍覆沒。

軍械物資整點妥當後,隨軍的高陽書辦呂輕侯就向李興之進言,他認為大軍若是攜帶重炮走陸路進兵的話,必然耽誤行程,莫如將滹沱河中的小船收集起來,運送武器糧秣,如此大軍便可輕裝上陣,那自然安全無虞了。

李興之深以為然,遂令隨軍百姓和疾火營所部的白桿兵立即收集小船,轉載物資,至於重炮亦可裝船,只要將幾艘小船連線起來,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兩千人同時行動,靖北軍剩餘的物資又不多,轉運起來也不是難事,過了午時,在大軍用過飯後,李興之就帶著靖北軍殘部沿著滹沱江一路向東行去。

在靖北軍撤離的同時,多鐸所部的滿蒙大軍也完成了對安平縣城的包圍。

時滿洲兵由於連續奔襲,又甫經大戰,人力,馬力已經到了極限,根本沒有力量再行攻城。

多鐸遂遣人箭書城內,意圖逼迫城內軍民效仿蠡縣那樣向大清投降。

熟料安平縣令王沂卻對清軍的箭書嗤之以鼻,親自登上安平南城城頭,撕毀多鐸的箭書,並發動城中鄉紳捐納錢糧,組織城中青壯上城協守。

今天早上,在安平滹沱河區段爆發的大戰,安平的守軍從城牆上是看的清清楚楚,這讓城內的軍民百姓充滿了恐懼,自然沒有人敢於投降,畢竟守在城上還有城牆可以依託,若是開了城,誰知道這群殺人不眨眼的畜牲會做出什麼樣的事來。

看到安平軍民居然敢抗拒大清軍,多鐸愈加憤怒,但是他暫時卻對城中的軍民無可奈何,只得令大軍休整,並著人返回蠡縣轉運軍糧,同時打探多爾袞大軍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