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高陽保衛戰(五)(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率泰、剛阿泰等漢軍將佐皆是大喜過望,有滿洲大爺助陣,這高陽還愁攻不破嗎?
“大將軍,我正藍旗馬甲俱是騎兵,若是棄馬步戰,奴才恐怕是以已之短,攻敵所長呀!”
楊古利則是暗暗著急,作為阿巴泰的心腹親信,他比誰都知道,阿巴泰和洪太之間的矛盾,若是自己的牛錄再受損失的話,那不是削弱已方的實力嗎?
阿巴泰擺手道:“如今多爾袞攻略保定,正是要誘使盧象升走出昌平,咱們必須儘快攻破高陽,收取糧秣,然後和多爾袞共擊盧象升。”
楊古利心知阿巴泰主意已定,所說之話,不過是藉口而已,明軍什麼德性,他又不是不知道,睿親王那裡尚有兵馬近三萬,盧象升能不能湊齊三萬兵還是個未知之數呢,就靠這樣的軍馬,憑什麼是大清的對手。
高陽城。
在清軍退走後,李興之就是令錢安寧,立即計點戰損,重新整頓器械。
由於是守城戰,靖北軍的損失並不大,只有一百餘遠端兵和二十幾個鴛鴦兵傷亡,此外還有兩百餘青壯戰死。
這些將士大多數皆是被漢軍的弓箭手射中面門而死。
李興之看著一具具被百姓抬著的靖北軍士卒屍體,就是突發奇想,顧謂前來彙報戰損的錢安寧道:“若是給將士們臉部戴上面罩,那咱們就不怕韃子的箭矢了。”
錢安寧連忙恭維道:“將軍所言極是,只不過戰事緊急,屬下雖然可以發動城中的鐵匠趕工,但是最近肯定是來不及的,今日一戰,咱們的石灰和猛火油消耗不少,若是韃子再攻上幾次,那可如何是好?”
王忠撇嘴道:“兵來講擋,水來土掩唄,今天這一仗,協守的青壯們膽氣也大了不少,要我說,不如將他們整編入軍,就是用人命填,也能擋住阿巴泰這幾千人,只要再打上幾陣,他們就是合格計程車卒了。”
聽完王忠的話,李興之就是眼前一亮,城內的青壯有四千多人,若是將他們編入靖北軍,只要這仗打贏了,自己的軍馬就能擴充至六千人了。
只不過這些青壯的家小皆在高陽,將他們編入靖北軍的話,肯定會心懷顧慮。
高陽地處京畿平原,無險可守,根本不適合作為自己的根據之地,這一仗自已若是打贏,肯定是要另謀出路了,到時候攜帶這麼多人的家小上路,恐怕又是個大麻煩。
想到這裡,李興之不由地腦殼疼,索性就不再考慮了,畢竟這都是後話,守不住高陽,一切都是枉費心機。
“好,王忠就依你之見,挑選一部分青壯先補充入軍,讓錢先生給他們登記造冊。”
這時黃文昌師爺李有才和徐志堅的師爺宋廣坤,也是帶著百姓抬著準備好的飯食送上了東城城牆。
在城頭堅持了一天的靖北軍士卒和青壯們早就飢腸轆轆了,這會一個個斜倚在牆垛處拿著剛剛發下來的饅頭就啃了起來。
李有才和宋廣坤卻是亦步亦趨地來到李興之面前,一臉諂媚地上前見禮。
宋廣坤李興之不熟,但是李有才,李興之卻熟悉的很,心知能和李有才混在一起,肯定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李興之自然不會為難他們,遂問道:“後勤不是由高陽縣丞陸仲負責嗎?怎地需要李先生跑一趟。”
李有才笑道:“將軍,如今東虜兵臨城下,我軍坐困城內,若不盡早擊退阿巴泰,學生恐怕會引來更多的韃子,故此和宋兄苦思對策,偶得一計,特來獻與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