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戰前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進駐了縣衙之後,李興之就是令錢安寧暫時署高陽縣事,並著他明日動員高陽百姓協同守城。
高陽雖是小縣,但是這幾年北方大旱,高陽境內由於水網縱橫,到也能栽種莊稼,崇禎九年東虜入寇,安州、雄縣有萬餘百姓湧入高陽,時下城中百姓尤有數萬。
按李興之的命令,剛剛履新的高陽縣令錢安寧,便拿著剛從雷之渤手裡扒下來的知縣大印,簽發了招驀城中百姓協助守城的榜文。
原高陽縣丞陸仲則在一隊靖北軍的協助下將榜文全城張貼,動員全城百姓協助守城。
李興之更是命城中鐵匠趕製了一批鐵皮喇叭,命震虜營士卒在城內宣傳東虜的惡行。
“高陽的父老鄉親們,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我們靖北軍是不會傷害你們的。”
“鄉親們,我們李將軍也是高陽人,這次韃子主力進攻保定,我們將軍不忍心家鄉的百姓遭難,是來守衛高陽,保護你們的。”
一隊又一隊的靖北軍士卒拿著喇叭,走街串巷,向高陽的百姓們宣傳著。
“當家的,你說他們說的是不是真的?”悅來酒樓內,王富貴的老婆張氏猶豫地問了一句。
“他們要搶劫殺人的話,早就應該動手了,還會等到現在嗎?按道理,應該是真的。”
王富貴看著窗外怔怔地回了一句。
在靖北軍不停地宣傳下,終於有膽大的百姓走出了家門,想要看看這幫賊寇說的是不是真的。
錢安寧又適時地開出賞格,凡是上城助戰的青壯賞銀三錢,修繕城牆搬運物資者賞銀一錢。
聽到有銀子拿,百姓們更是動心,只不過仍懼怕李興之是賊寇,心中猶豫不決
這個時候,在孫府內安坐的孫承宗再也坐不住了,李興之的目的很明顯,就是來防守高陽,提備建奴的。
“好啊!這李興之雖然做了賊,但仍不忘國家,不忘故土百姓,殊為難得。”
老頭子就是連聲稱讚,即令孫鈰帶著家中的子侄和護院出府,讓他們發動百姓助李興之加固城防。
自己更是親自出門欲尋找李興之和他商討守城方略。
孫鈰不敢違命,亦是帶著家人走上了街頭,跟在靖北軍後面發動百姓。
高陽的百姓本就畏懼清軍的兇殘,名震天下的孫閣老又證實了李興之是來保衛高陽的,有孫閣老做保,百姓們再無顧慮,只小半天便有數千百姓報了名,其餘的百姓也走出了家門,畢竟修補城牆有銀子可拿。
錢安寧便擇其青壯者編成保安隊協助守城。
其餘的老弱則被錢安寧分成幾組,輪流修繕城牆,搬運各種守城器械,整點防務。
高陽不過是個縣城,周長不過八九里,牆高不過一丈半,若想擋住東虜,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好在李興之有水泥,雖然只有五千斤,但是輔以磚石的話,將高陽的部分城牆加高半尺,還是沒有問題的。
經過李興之和王忠等人勘察,高陽城周圍並無險阻,但是城西和城南有幾處樹林,加上瀦龍河又流經高陽西南,並不適合大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