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守當陽的湖廣副總兵羅安邦一邊抵禦農民軍如潮水一般的攻勢,一邊向駐守荊門的湖廣巡撫方孔詔告急。

“賊勢浩大,當陽城低池淺,末將兵少將微,實不能阻敵日久,為防江東有失,還請方部堂,否則當陽旦夕可下。”

方孔詔雖然不知兵事,但是簡單的地理形勢還是看的懂的,如今蓬萊伯入川,隨州留守之兵不過五六千人馬,若是獻賊過境,恐怕也不敢和賊野戰,若是張獻忠殺入江西,那十面之網就成了一張破網了。

只不過楊嗣昌言之鑿鑿,嚴令各部不可輕動,又有殷大白前車之鑑,方孔詔只得派人向襄陽行營求救。

然而襄陽方面也收到了流寇主力仍然在鄖陽石門山一帶活動,猛如虎和左良玉正在揮軍進剿的訊息。

面對鄖陽和當陽同時出現了獻賊的主力,楊嗣昌無奈之下只得選擇了分兵進擊,以猛如虎和劉士傑攻略鄖陽,著左良玉率軍東下會同方孔詔共救當陽。

接到命令的方孔詔這才飛書宜城守將楊世恩以及承天守備錢中選,湊了五千多軍馬和左良玉分進合擊,以圖解當陽危局。

方孔詔不動還好,一動正中張獻忠下懷,他和羅汝才分兵設伏,在香油坪大敗方孔詔,陣斬守備錢中選,一舉擊潰荊門官軍主力。

幾乎是同時,左良玉在沙裡坪大敗羅汝才麾下悍將惠登相,斬首兩千六百五十級,生俘惠登相和闖塌天劉國能所部農民軍兩千六百餘人。

左良玉兵威大盛,遂全力向荊門一帶攻擊前進,直撲四川門戶夔門,張獻忠無奈之下,只得斷尾求生,遣翻天龍統兵五千駐守七里寨。

作為靖北軍軍情司的細作,陶五怎麼真肯替張獻忠賣命,只草草佈置了防線。

左良玉大軍剛至寨下,陶五稍作抵抗後就帶著數百親信趁夜西逃,追趕張獻忠大隊。

主將帶頭逃跑,剩餘的農民軍登時人心惶惶,登時大亂,左良玉瞅準時機旋即發動猛攻,是役官軍斬首三千七百餘級,俘虜一千三百餘人。

在左良玉強大的攻勢下,張獻忠不得不和羅汝才分兵行動,張獻忠率軍走興山入川,羅汝才恐懼官軍軍威,居然又竄入巫山之中。

只不過由於方孔詔戰敗,楊嗣昌的十面張網的戰略部署宣告破產,為了震懾軍心,楊嗣昌即以天子劍為憑,彈劾湖廣巡撫方孔詔剿賊戰敗之事,將其奪職罷官,又飛書四川巡撫邵捷春、四川總兵曾榮耀以及轉入四川的李興之和石牌的鎮東將軍秦良玉行師阻截,務必封死川中要道。

此外,楊嗣昌還傳檄陝西總督鄭崇儉、援剿總兵賀人龍以及陝西副將李國安於西鄉入川,左良玉囤守安康、平利一線,扼守川鄂邊境,至於入川追剿之事,可選派將佐統兵。

適逢沙裡坪和七里寨大捷,又恐賀人龍入川斬獲剿賊的頭功,左良玉堅決要求親自率軍追殺張獻忠。

他在給楊嗣昌的回信中說道,四川天府之國,土地肥沃,一旦張逆渡險成功,再封鎖官道,官軍如何能制?且入川有糧可因,回鄖無地可掠,兵合則強,分則弱,今已留左夢庚、李萬慶等人回守鄖陽,湖廣安危不足為慮,若再分兵入川,安康、平利守軍不足,若是獻賊回師鄖陽,兵少如何能制?為今之計,當全力追擊,拋棄輜重物資,以快打慢,當可一舉擊破獻賊。

再者獻賊若回師鄖陽,前有左夢庚之兵,紫陽、興安之陝西軍扼於右,襄陽又有京營軍馬,無異於自取滅亡,若是其走歸州、巫山投奔羅汝才,重山阻隔不說,兵糧不足之下,恐成內鬥之勢。

良玉之兵,乃是朝廷征剿之用,並非地方守兵,若以戰兵替代守兵,獻賊何時能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