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八大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祭祀大典結束後,李興之就通知登州代理知府宋廣坤和萊州知府錢天錫等人立即準備足夠的水泥,同時飛書山東巡撫劉理順自己進駐濟南的構想。
圍繞濟南建立固有的防禦體系,使萊登成為徹底的大後方。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靖北軍可以利用大運河的水運之利,快速地向淮揚和京畿調派足夠的軍馬。
軍器製造局、萊登講武堂、徵調水師船隊、整訓新編的幾個軍鎮、算計劉澤清以及修建濼口稜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整個軍帥府就如同一個上緊的發條一樣,依靠著孔府和德王府以及濟南士紳的錢糧快速地執行著。
與此同時,“明廷”湖北襄陽穀城的副將張獻忠也在召集諸將軍議。
自崇禎十一年受朝廷招撫後,張獻忠便被五省總督熊文燦授封為副將,仗著官身,張獻忠積極聯絡舊部,收攏殘軍,至崇禎十二年初,張獻忠已經收攏舊部達四萬之眾。
可隨著兵員的增加,帶來的糧食壓力也與日俱增,農民軍又不事生產,加之朝廷為防止張獻忠起事,又不肯調撥相應的糧草,乃至於張部的軍馬怨聲載道,人心思亂。
王家河、太平鎮,張獻忠的副將行轅內。
張獻忠義子張可望一臉鬱悶地說道:“父帥,咱們投明以來,襄陽的大小官員常來索賄,就是谷城縣令原阮之細那個狗東西也不時地過來打秋風,您說咱們啥時候受過這樣的氣?”
張可望,本名孫可旺,乃是張獻忠的養子,驍勇善戰,加之熟悉內政,張獻忠甚至倚重,不光讓其統領兵力最強的中營,而且還管著這數萬農民軍的錢糧物資。
中營營官劉進忠怒道:“八大王,咱們的糧草已經不多了,末將昨天計點糧食,最多也就能撐個把月,一旦糧草斷了,這些士卒誰還肯跟著咱?依我之見莫如反了他孃的,再把襄陽的貪官汙吏們來個斬草除根。”
“定國,你怎麼看?”
張獻忠不置可否,眼睛瞟向了坐在張可望下首的張定國。
張定國也是張獻忠的義子,本名李定國,年方二十,但是武藝絕倫,作戰極其勇猛,而且通曉將略,故此張獻忠著他統管前營。
“父帥,去年東虜入境,朝廷損失慘重,官軍元氣大傷,這正是咱們復起的良機,再者咱們若是起事,那鄖陽的曹操和馬守應等人定然會群起響應,而襄陽境內,官軍主力也就是左良玉所部的軍馬,咱們就算不敵,也當能在其出兵之後,從容撤離。”
張定國眼神堅毅,他同樣贊成張獻忠起事的計劃,投明以來,農民軍受的氣可不少,現在正是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的良機,何況他對於前年敗給左良玉也頗為不服,沉澱了一年多,他也想再稱量稱量左良玉的斤兩。
“父帥,二哥說的是,官府無道,朝廷不仁,咱們反了他孃的吧。”
張獻忠另外兩個義子張文秀和張能奇皆是起身附和。
張獻忠長身而起,冷然道:“好,吾兒說的有理,可望,你且派人聯絡羅汝才,定國你去整點軍馬,時機一到,咱們就再舉義旗。”
張可望進言道:“義父說的是,咱們可以去信羅汝才,讓他們先動手,畢竟他們那裡地形更復雜,只要左良玉的軍馬一動,咱們就再無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