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兵奪命狂奔,八旗兵追亡逐北,戰事就如多爾袞和洪承疇等人預想的一樣,明朝軍隊再一次成為大清絞殺的物件,當武納格的伏兵從筆架山左翼殺出的那刻,明軍前鋒已經徹底陷入了滿洲兵的數面圍堵之中。

“不好,筆架山方向還有韃子軍馬, 快退往小稜河。”

看著滾滾而來的滿洲鐵騎,劉良佐和許定國亡魂盡喪,這刻他是深深地後悔,後悔自己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窮寇莫追這麼淺顯的道理都拋諸於腦後了,這個時候,小稜河上的浮橋就是劉良佐和許定國逃出生天的最後一根稻草。

“搖旗,通知庫裡巴和扎木蘇從渡口殺出,今日務必全殲明軍,告訴他們記得把浮橋炸了。”

武納格本是女真葉赫部的頭領之一,洪太即位後,為了加強對蒙古八旗的控制,遂加其為蒙古正白旗旗主,為滿洲攻略察哈爾和朝鮮立下過赫赫戰功。

為了全殲明軍前鋒,武納格雖然伏兵盡出,但他所部軍馬到底只有五千餘人,在看到明軍將旗向小稜河方向潰逃時,武納格就是吼聲連連,示意身後的傳令兵通知駐守浮橋的庫裡巴拆毀浮橋,同時喝令麾下騎兵直衝劉良佐將旗。

“快,快,快阻止他們炸橋。”

明軍前鋒雖然步兵居多,但劉良佐和許定國等主要將佐以及他們的親兵隊還是有戰馬可騎的。

由於撤軍稍早的原因,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距離小稜河浮橋不足三里, 河邊上佈防的滿蒙兵手持火把的身影已經清晰可見。

劉良佐可不想這承載著他逃生希望的浮橋就這樣被清軍炸斷,這會死命地夾著馬腹, 催動戰馬,向浮橋殺了過去。

“轟隆、轟隆……!”

明軍逃兵的馬雖快,可終究快不過早有準備的滿蒙兵,幾乎就在劉良佐衝上河堤的瞬間,筆架山右側的四座浮橋不分先後地發出猛烈的爆炸聲。

“快收攏軍馬,在河堤佈陣,咱們這邊響動這麼大,想來燕王殿下的援兵已經在路上了。”

看著河面上鋪滿的碎木,劉良佐面色發苦,又抬頭看了看錦州方向,終究還是咬牙下令,意圖做垂死掙扎。

見浮橋被滿洲兵炸斷,緊跟著逃奔上河堤的許定國又氣又急,看到身後無數的明軍向河堤奔來,他怒火中燒,慌忙抽出長刀喝令左右親兵自己的將旗插在地上,然後持刀立在旗下, 高喊:“有過此旗者,立斬不赦!”

最先逃到河邊的潰軍被駭的呆在當場, 好在劉良佐和許定國二人在軍中威望頗高,潰逃的明軍稍微愣神後,就是有序地重新跑到了將旗後在河堤上列陣。

可緊跟著他們身後跑來的明軍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依舊拼命地向前擠壓,將劉良佐和許定國匆匆收攏的軍馬衝的七零八落,整個小稜河河邊已經徹底亂了套,到處是瘋狂劈砍的明軍,到處又都是瘋狂上湧的人流。

“把明賊全部趕進小稜河!”

在他們身後,數萬滿蒙騎兵猶如滾滾的鐵流分四路已經對潰逃至河堤上的明軍殘部,形成了合圍之勢。

許多絕望的明軍不得不跪倒在滿蒙騎兵面前,可已經殺紅了眼的滿蒙騎兵根本無視他們的請降,等待他們的卻是飛掠而過的長刀。

劉澤清好不容易護衛著孫之懈逃上河堤,可河面上除了到處都是砸散的碎木和木板,再無其他,這刻他甚至想再回頭去廝殺,哪怕能砍翻一個滿洲人也是好的,可是現在身前身後全是崩亂的潰軍,人擠人,人壓人,他再也回不了頭了。

騎著戰馬的滿蒙騎兵已經追到了河邊,隨著震天的喊殺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好不容易逃奔到河邊的明軍終於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