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殺奴(第1/2頁)
章節報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給予福建鄭氏如此優厚的招撫待遇,李興之也是有考量的,因為鄭氏手中有大量精通造船的工匠,熟悉東南亞航道的水手,以及那些常年在海上討生活計程車兵和數千裝備精良的海船。
貿然開戰, 只會將鄭氏重新逼到海外,這樣的結果,不但給東南沿海的安全造成隱患,還要花費無數的人力物力去解決麻煩,故招撫之計實在是兩全其美,而且李興之相信,只要鄭氏交出一半的武裝力量和水師戰船, 那朝廷就能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取代鄭氏在南洋的影響力。
永曆元年八月初八,大明東閣大學士孫可望,南直隸總督,太子太保、趙國公黃文昌在福建省福清府與鄭芝龍集團在友好、熱切和諧的氛圍下,達成了最終條款。
條款規定,原福建提督鄭芝龍出任大明兵部尚書、海澄公、太子太保,其子鄭森以國子監監生的身份入京陪天子進學,福建提督由鄭芝豹擔任,鄭鴻魁和鄭彩分別調至山東和旅順,擔任靖北軍水師一鎮和二鎮副將。
為表示對朝廷忠誠,鄭氏同意交出一半的海船,補充到南直隸和遼東,鞏固朝廷北疆海域的安全。
此外,鄭芝龍有言,長女鄭祖禧年方及笄,品貌端莊, 平素最重英雄,還望燕王殿下不以鄭家女蒲柳之姿, 納入王府,從此永結秦晉之好,當然若燕王殿下願納鄭祖禧為側妃,鄭芝龍願意拿出安平城一半的產業作為陪嫁,以示對燕王殿下的拳拳之心。
趙國公傻眼了,這他孃的算什麼事,自已女兒的事,燕王殿下那邊雖然應承了,但至今尚未能具體實施,現在好了,鄭芝龍這狗東西也上杆子要將女兒獻給燕王,關鍵是這狗東西太他孃的有錢了,燕王殿下又是個死要錢的主,咱閨女以後在後宮的地位堪憂啊!要不咱也把剛撈的五百六十萬兩拿出來當嫁妝。
且不說趙國公是如何患得患失的,李興之在寧遠得知了南都偽朝居然勾結東虜,意欲對京師南北夾擊的訊息後,即傳諭孫可望和黃文昌,在南直隸各府糾察所有通奴之官員, 並令錦衣衛鎮撫使劉僑下江南,協同處理此案,務必不可有一人漏網, 同時又在寧遠誓師,即日出徵遼東。
永曆元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晨第一縷陽光映在寧遠城上時,整個城池彷彿籠罩在一股金色的彩霞之中。
城牆外,千里風沙捲起,猶如驚濤拍岸,萬里起雲煙。
日升、風起。
禦敵邊關爭戰急,
黃沙散漫路難行。
雖知此去無歸日,
拔劍來生亦遠征。
隨著蒼涼的牛角號聲,在寧遠城外不斷悲鳴,無數的旌旗迅速雲集到寧遠東門。
新一鎮、第四鎮、新四鎮、第六鎮、新六鎮、第七鎮、新八鎮、第九鎮、騎兵一鎮、騎兵二鎮、炮一鎮、炮二鎮,一共十二面靖北軍鎮將旗宛若鶴立雞群般樹立在人海之前。
靖北軍尚黑,所用旗幟自萊登建立鎮級作戰單位後,也全部改成黑底紅字,僅在皇明日月旗外側繡上番號以區分建制,之所以沿用明朝軍旗,只因為那一句“凡日月所照,皆為王土。”
十二面軍旗下,筆直地站立著無數士兵,他們的視線死死地盯著早已搭好的點將臺,盯著將臺上高三丈高的燕王王旗,此刻除了戰馬的嘶鳴聲和獵獵作響的軍旗外,再無任何聲響。
“燕王,時辰已到!”
待撫遠侯,直隸總督,第四鎮鎮將張邵謙、燕王府長史徐以顯,新一鎮鎮將、興平伯金聲桓等人緩步踏上城樓後,寧遠城頭上,鐵人兵統領忠勇伯李邦傑踏前一步,洪聲開口。
李興之緩緩掃視城下諸將,除城樓上張邵謙等人外,將臺下,新四鎮鎮將惠登相、第六鎮鎮將尚可喜、新六鎮鎮將耿仲明、唐通、姜襄、秦英、朗紹真、王輔臣以及安巴、王承柱等靖北軍將佐皆是頂盔貫甲,殺氣騰騰。
“擊鼓、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