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復帝仇、誅國賊(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在張家口城高牆寬,火炮眾多,靖北軍想要啃下來也不會這麼容易,當年數萬大清兵,在八大晉商有內應的情況下,圍攻張家口還打了大半個月,現在堡內守軍是鐵板一塊,官軍就是再能打,範永鬥等人也相信城池絕對可以守到自己安然出關。
“他孃的張家口守軍,居然敢抗旨,通知下去大軍休整一日,明日攻城,咱要親手把範永斗的腦袋割下來當夜壺。”
張公公把聖旨往懷中一塞,又翻出一個小本本,然後視若珍寶般地翻了兩頁,只見那書頁上赫然寫著,“所謂將不因怒興兵,兵臨城下,切勿急行攻城,當擇空曠處修建營寨,與軍休息,然後可攻城也”
“末將遵命!”
二十餘日行軍下來,姜襄是真的對這個大明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服氣了,本來李興之讓他配合張成出征張家口,他還有些抗拒。
開玩笑,雖然張大太監在朝廷身居高位,乃是不折不扣地大明內相,又曾當過燕王殿下的監軍,可一個閹人,知道怎麼打仗嗎?可別給本將瞎指揮,害了老子的一世英名。
熟料兵馬出征後,無論是行軍佈陣,還是安營紮寨,張公公都親力親為,而且佈置的井井有條,除了略顯刻板以外,幾乎找不出什麼毛病。
在張公公的主持下,隨軍的民夫開始搭建大營,就算明知道張家口守軍只有千餘,但張公公依然一絲不苟地按照靖北軍修建營盤的操典行事。
兩個鎮的官軍分成數個方陣分別對張家口和右萬寧衛方向保持警戒,隨軍的民夫,伐木的伐木,挖壕的挖壕,甚至還分出了數百人在製作尖樁、鹿角等守營器械。
姜襄很想對張公公說,我軍是內線作戰,大營真的沒必要佈置的如此嚴密,卻被宣大總督秦風給制止了,秦總督只說了一句話,就是有備無患。
官軍不攻城,堡內的八大晉商徹底放下心來,守城的家丁雖然悍勇,可他們還是對屢戰屢勝的靖北軍充滿了畏懼,畢竟山海關那樣的雄城,官軍也僅僅用了大半個月就拿下了,張家口城防雖堅,但也不可能比山海關強。
這麼多人撤到口外,拖家帶口的,又帶著這麼多財物,自然希望城防拖的時間越長越好,否則官軍一旦追上,那還是逃不脫。
俗話說的好,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靖北軍大營剛剛搭建完畢後,未時三刻,右萬全衛方向又殺來一支軍馬,看旗號,赫然是山西又副總兵許,為首騎將赫然正是山西鎮副總兵許定國。
“老爺快看,是三少爺……咱們的援兵到了。”
有眼尖的家丁,就是指著同樣騎著馬,緊跟在山西鎮副總兵許定國身側邊的範三,時下正側著身子和許大總兵說話,看情況,不是援兵又是什麼?
“真是援兵?”
範永鬥似信非信,自己的兒子去了省城十幾日了,一點訊息沒傳到府中,天底下哪裡去尋這麼巧的事,官軍前腳剛剛紮好營盤,後腳你許大總兵就兵臨張家口了?
許定國顯然沒有讓範老爺懷疑多久,在和範三耳語幾句後,就在軍中打出了一方丈許長的白幡,那幡旗上赫然用鮮血寫著“復帝仇、誅國賊,正國本”九個鮮紅的大字,擺明車馬直撲官軍大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