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主子、盛京丟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鰲拜,軍國大事,豈容你一個三等男爵再此多嘴,盛京是我大清根本之所在,城高牆寬,雖然只有正黃旗五個牛錄防守,但是城中的八旗丁口有十餘萬人,人人皆可上城攜守,旅順至瀋陽有一千餘里,小李賊若偷襲瀋陽,不怕我大清軍斷了他後路嗎?”
武英郡王阿濟格對鰲拜的看法嗤之以鼻,在他看來盛京的城防,就是用紅夷大炮來轟,起碼都要十餘日才能打的下來,小李賊若是輕兵冒進,那可是犯了兵家大忌,只要大清軍攻破金州,那山東軍就會陷在遼東的羅網中,而小李賊的下場只會和當初的嶽託一樣,等著被大清軍生擒活捉。
“武英郡王說的是,鰲拜說的也有幾分道理,皇上,老臣以為咱們可以留兵五萬震懾錦州和松山的明軍殘部,其餘的軍馬可轉回耀州,一則可以看住小李賊,二則也可以養精蓄銳,待山西的糧食運到,再攻遼南如何?”
濟爾哈朗老成持重,大清自去年發動錦州圍城之戰後,國庫的存糧幾乎消耗殆盡,如今只盛京和遼陽有一部分儲備的糧食,若不是這次全勝了明軍的九邊主力,繳獲了部分糧食,說不得這十萬大軍又要用兩腳羊度日了。
只不過明軍也窮,十三萬大軍出征,居然只帶了三萬石糧食,戰亂中又被焚燬了不少,大清只不過繳獲了一萬三千石,收縮兵力,回國休整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了。
“鄭親王說的有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樣吧,豪格你帶正藍旗迴轉盛京,鞏固我國都安全,朕自帶兩黃旗和兩白旗迴轉安平堡,錦州和松山這邊就由你統領鑲藍旗和蒙軍旗以及漢軍旗駐守,洪承疇乃是明國重臣,咱們要以誘降為主,鄭親王你可明白。”
“奴才等遵旨!”
黃臺吉是滿洲王公大臣的主心骨,諸人見他這麼快就恢復信心,也安心了不少,一個個重重地拜倒於地,山呼起來。
“好了,你們也不要如此多禮,俗話說多難興邦,我大清當年能在群狼環視的局面下改元建極,又何懼區區一個小李賊。”
說實話,黃臺吉此刻的內心是痛苦萬分,八旗的人口不過五六十萬,能戰的旗丁加起來不過八九萬,此前嶽託和阿巴泰在明國就折損了近二十個牛錄的滿洲子弟,這已經令大清元氣大傷了。
為了補足鑲紅旗的牛錄,還是靠各旗抽掉,還有抓野人女真和魚皮蠻子才堪堪將鑲紅旗恢復到出征明國之前的規模。
現在好了遼南那邊一下子就折損了六十個牛錄的滿洲兵,錦州這邊雖然以蒙軍旗和漢軍旗為主,但是滿洲兵同樣在明軍的攻勢下折損了十餘個牛錄,這樣的話,大清的八旗兵已經銳減至六萬餘人了,要知道這次可沒有這麼多的野人女真來填這個缺口了。
沒有了相當數量的滿洲兵,大清還怎麼控制那些附庸在大清旗下的漢軍旗和蒙古人。
黃臺吉看了一眼御座下跪著的剛林等人,重重地嘆了一口氣,這個時候他萬分想念在盛京主持大局的范文程,若是那個奴才在松山,說不得會給自己提出什麼建設性的提議。
“皇上,安平堡急遞!”
就在黃臺吉思緒萬千之時,負責轉運錢糧的鑲白旗梅勒章京蘇納的聲音在大帳外響起。
“呃……傳!”
黃臺吉心中咯噔一下,不安的情緒在的的內心油然而生。
行轅內的一眾滿洲王公大臣也是面面相覷,今天他們收到的壞訊息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他們在聽到遼東和遼南急遞的時,就開始恐慌。
“奴才拜見主子!”
蘇納進帳後,就是拜倒在黃臺吉面前,將手中的題本重重舉過了頭頂。
和安巴一樣蘇納也是海西女真葉赫部的族人,只不過安巴是戰敗後被迫投降了老奴,蘇納卻是主動帶著部落的族人加入了建州,併為建州攻打葉赫的戰事上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女真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