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遼東風雲(二十五)(第2/2頁)
章節報錯
關寧軍軍營緊鄰北城,孫勝上城取炮,王屏藩是看的真切,他知道就憑兵營這單薄的寨牆,根本不可能擋住火炮的轟擊,現在投降,總比那些狗日的滿洲兵衝在軍營後投降要好的多。
“快開門,快開門,開遲了,大都督震怒了,大家都沒好果子吃。”
軍營內的關寧軍早就不想抵抗了,王屏藩軍令一下,守在大門前的關寧軍百戶趙勇連忙喝令左右士卒開門,對面既然是大明的軍馬,自然不會和東虜那樣濫殺無辜,自己不過是個低階軍官,就算大都督要治罪,也不可能處置自己一個小百戶。
“嘎吱……嘎吱……!”
左右的兵丁也不敢怠慢,搶步上前將抵在大門上的門栓拉開,然後紛紛跪倒在大門兩側。
北城上,正在扛著大炮下城的孫勝懵了,你們這就降了?老子累死累活地搬運大炮這他孃的不是白費工夫嗎?
“罪人王屏藩、石鳳台……叩見大都督!”
原寧遠府衙,現在大明的西寧侯、遼南總兵李定國行轅內,王屏藩、石鳳台、石磊、張若等關寧體系的文武將官跪了一地。
“本帥不是大都督,本帥是朝廷親封的西寧侯李定國,爾等抗拒王師,和東虜勾連,圖謀不軌,本該從重處置,姑念爾等是為吳三桂裹挾,暫且饒了爾等性命,靳統武何在?你且帶人將他們解送山海關交丞相發落,嗯……你們放心,本帥定會在丞相面前替你們說情的。”
老本營攻取寧遠後,李定國即令賀九儀、魏勇、馬惟興等在外設伏的兵馬返回寧遠,又請隨軍的萊登兵備道魯良直查驗府庫錢糧,以及城中丁口和降軍數額,自己卻是將王屏藩和石鳳台等寧遠降官召進了行轅。
說實話,李定國打心底不喜歡眼前這幾個沒骨氣的關寧官員,按適才喀爾德木尼的招降條件,王屏藩和石鳳台等人奪了兵權即可,但是李定國考慮到寧遠城中有五千關寧軍以及近十萬關寧軍的家眷和遼民,不將這幾個慫瓜送到山海關,他是真不放心。
再者李定國甚有自知之明,雖說李興之給了老本營很大的自主權,但是這麼多降將,他也不敢擅專。
“末將、下官等多謝李帥,……末將有下情稟報!”
聽到李定國要將自己等人解送山海關交給李興之懲處,王屏藩和石鳳台就是心中一緊,趴在地上求起饒來,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等人在寧遠的所作所為,全憑面前的李定國稟報,若是在上報的文書中對自己不利的話,這性命恐怕就難保了。
“哦……,你們還有什麼話說?”
李定國眉頭一皺,本帥已經信守承諾了,會在丞相面前說情,這幾個慫瓜居然還得寸進尺了。
“啟稟李帥,寧遠是吳三桂那個狗賊的囤糧養民之所,李帥走水路經覺華襲了城池,想來山海關的吳三桂和韃子郡王阿濟格定然不知,還有數日,就要進臘月了,想來大都督是不可能在這幾日能取下山海關,屆時定然會退兵,吳三桂為了穩住關寧軍軍心,定然會趁著天寒,返回寧遠,安撫百姓。”
王屏藩不想去山海關,他還年輕,他還有大好的前程,雖說吳三桂待他不薄,但是這關寧軍的家眷都落到了朝廷手中,士卒們肯定會生出顧忌,哪裡還能死心塌地的給吳三桂賣命?所以吳三桂敗亡是遲早的事,這個時候,不巴結新主,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是啊,李帥,自吳三桂出鎮遼東以後,就是視關寧軍為私軍,逢年過節都要給關寧軍家眷發放物資,現在他舉旗背反朝廷,定然更在意軍心民氣,若是咱們還打關寧旗號,吳三桂在無備之下入城,李帥豈不是大功一件。”
石鳳台一臉諂媚地看向李定國,他也不想被押解至山海關,作為明末無德文人的代表人物,石鳳台認為自己的性命還是應該自己掌握的好,卻是藉著王屏藩的話頭獻了個甕中捉鱉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