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之隨意地斜倚在州衙大堂的官帽椅上,似笑非笑地看著被徐志堅押解上堂的內閣次輔張四知、通州知州盧承業、通州州丞王秉文。

良久,李興之悠悠開口。

“本帥奉天靖難,所過之處,望風披靡,唯有張閣部抗拒王師,傳檄天下要和本帥決一死戰,如今兵敗被擒,不知張閣部還有何話可說?”

“呵呵,逆賊,本官既然被擒,有死而已,若不是黃文昌背主叛逆,本官又怎會為你所擒?汝等倒行逆施,假靖難之名,行竊國之事,雖得逞於一時,但終不能得逞於一世,侯景、王莽就是爾等的榜樣。”

張四知還未說話,通州知州盧承業就指著李興之的鼻子破口大罵起來。

“想不到我大明居然有如此忠臣孝子,盧承業你欲試本帥之劍否?”

李興之霍然而起,猛然拔出李邦傑捧著的尚方寶劍,直指盧承業。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逆,要殺就殺,要剮就剮,本官在黃泉路上等著你。”

盧承業冷笑連連,一臉不屑地看著持劍而立的李興之。

“王秉文,你若是替本帥殺了他,通州知州你來做。”

李興之隨手將崇禎親賜的尚方寶劍扔到了通州州丞王秉文面前。

“李逆,我王秉文雖然不過是個不是入流的小官,但是忠孝節義的道理還是懂的,你想讓本官背叛大明,你卻是想差了。”

王秉文雖然臉色緊張,但是依舊緊咬著牙關,死死地盯著李興之。

“好啊,爾等就不怕本帥誅除你們九族嗎?”

看著面色堅毅的盧承業和王秉文,李興之有些詫異,透過李有才軍情司的傳信,這兩人皆是不折不扣地貪汙腐敗之徒,想不到他們居然對大明朝如此忠心。

“李逆,你休要用我等家小威脅,所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我等族人為國死節,千秋史話自有後人評說。”

“好啊,既然你們想死,本帥也不再強求,李邦傑且將王秉文、盧承業二人拿下,斬首示眾。”

盧承業和王秉文皆是忠臣,但是李興之不需要這樣的忠臣,該舉起屠刀的時候就要舉起屠刀,不震懾人心,又何談控制京師?

“喏!”

李邦傑轟然領命,呼喝著左右的鐵人兵就要拿人。

“放手,不過是一死而已,我等自己會去!”

抱著必死之心的盧承業和王秉文一把推開湧上前的鐵人兵,不屑地看了李興之一眼,轉頭踏向了門外。

“大帥……!”

李邦傑顯然被二人的氣度感染了,猶豫地看向了李興之。

“不要看本帥,你速速行刑去吧,記住了殺了此二人後,便帶人抄了他們的家,至於他們的家小,該入教坊司的就入教坊司,該殺頭的就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