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遊動之中的楚河忽然停住了身子,然後朝那一個方位看了過去,他在海水中感知到了一點特別的氣味。

“還有一點血腥味。”

楚河仔細的甄別著海水中的味道,“那個傢伙在捕獵?”

他頓了下,身形一扭,緊接著便是朝那邊遊動了過去,大約在兩公里外,他見到了一具龐大的身影。

這一個大傢伙大概有著10米長,身上顏色以背部深沉一點,腹部則是一種偏銀色的色澤。

它的頭部和頸部看起來像一塊裸露著的外骨骼,給人一種非常堅硬的感覺。

而就在其凝視著這一頭怪魚之際,系統的聲音隨之在其腦海中響徹起來。

“目標鎖定,鄧氏魚,盾皮魚綱,節甲魚目,可提供1.2萬點生物能量。”

聽到系統的提示音後,楚河不由得一喜。

他知道一些關於鄧氏魚的訊息,這種生物是泥盆紀時代最大的海洋獵食者,咬合力驚人,被稱為是暴龍出現前史前咬合力最巨大的史前生物、巨齒鯊先前咬合力最大的史前魚類。

也難怪這頭大魚雖然只有10米長,不過可以提供的生物能量卻有著1.2萬了。

沒有絲毫的遲疑,楚河身形一扭,便朝著那一個大傢伙撲咬了過去。

在對面正在撕扯著一條鯊魚的鄧氏魚,感知到水流的變化後朝楚河這邊望了過去,這一望之下,便發現一頭巨大的生物朝其衝了過去。

如果它還在泥盆紀,發生這樣的事情,它恐怕第一時間朝攻擊者衝過去。

可惜現在情況特殊。

而它也不是在泥盆紀長大的,而是來自那個摺疊空間。

在那一處生態圈裡,像它這樣的存在,只能處於食物鏈比較偏下的位置,所以被鍛鍊下來的警惕心,使得它還沒有看清楚河的樣子後,就朝遠處溜了出去。

不過它的速度沒有楚河快,半分鐘不到的時間,這一頭鄧氏魚就被楚河給纏繞住了,不出意外,它沒有得到活命的機會。

吞吃了這頭鄧氏魚後,楚河繼續向前,開始搜尋著下一頭生物。

而在楚河不斷的捕獵之際,人類社會則因為一起事件而沸騰了起來。

不過倒不是白頭鷹國。

雖然剛剛白頭鷹國的政府向他們的老百姓保證,會盡快將那一頭巨型滄龍抓捕歸案,但這一次人類社會的沸騰,卻不是因為這一點。

因為眼下白頭鷹國的政府還沒抓到那個大傢伙呢。

準確的說,在那天巨型滄龍襲擊了弗吉尼亞海灘後,它有小半個月沒有露面了,大家連它的蹤跡都沒掌握到。

這次人類社會沸騰的原因,是因為有人發現了那頭消失了差不多兩個月的章魚怪。

而發現它的地點則是完全遠離了北太平洋的南極海。

這傢伙怎麼跑去那裡了?

這是大夥的疑問。

而它的出現,也讓北太平洋沿海的那幾個國家的漁民既嘆息又欣喜。

因為他們一開始認為章魚怪已經死了,但眼下它還活著,這算是白高興一場,不過這傢伙在遠離北太平洋的南極海出現,意味著他們不必擔憂在海上遭遇到那個傢伙了。

而也有人在想,既然章魚怪出現了,那巨蟒呢?

發現章魚怪的是一艘熊貓國科研船,當時他們正在海上進行科研考察,一個站在甲板上的工作人員忽然瞥見旁邊水面下有著一團黑影冒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