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過後,未央科技在中原銀行的持股達到28%,直接成了第一大股東。

不過這筆貸款和其他貸款不同,隨著未央科技的融資,上個月中原銀行的股份,被林睿過戶到星空科技集團名下。

雖然,第一筆購買12點股權的28億貸款,仍然留在未央科技。這一筆38億的貸款,卻隨著股權,被帶到了星空科技集團。

所以,這筆貸款,已經不需要未央科技償還,和未央科技沒什麼關係。

第十三筆貸款,發生在今年3月份。

隨著再次大手筆投資美團、餓了嗎、小米…還有許許多多的創業公司,去年11月份籌集的總額28億元的投資基金,再次被花完。

於是未央科技聯合工行,再次成立了總額80億元的投資基金。

其中未央科技出資20億,工行配合出資60億。

這總額80億元的投資基金,到如今才花了不到一半。

林睿想了想,這60億倒沒必要這麼著急還給工行,槓桿投資本就是常態。

隨著未央科技的融資,又把所持有的大部分創業公司的股權,過戶到了星空科技集團名下。

從今以後,未央科技和星空科技集團,也可以看成單獨的兩家公司。

先前,未央科技在小米、美團、餓了麼、大疆無人機…等等這些創業公司,已經有了很高的持股額。

這些公司的創始人為了公司未來考慮,除了餓了麼這些已經被控股的,很難接受未央科技的持股比例進一步提高。

現在倒好了,未央科技和星空科技分成兩家獨立的公司,未央科技持有的大部分創業公司的股權,又被轉移到星空科技名下。

如今,未央科技對這些創業公司的持股額非常低。先前由於持股額過高,不能繼續投資的公司。

現在,可以名正言順的繼續投資了。

第十四筆貸款,同樣發生在今年3月份。

為了進軍雲端計算,在全球範圍內搶佔市場,建設資料中心。未央科技聯合中原銀行,成立了總額150億元的資料中心建設基金。

其中未央科技出資30億,中原銀行配合出資120億。

與上一筆貸款相同,總額150億的資料中心建設資金,如今剛剛花出去五六十億,還有近百億的資金在賬上放著。

錢還沒花出去,自然也不需要還。

第十五筆貸款,同樣發生在今年3月份。

出於對未來的佈局考慮,又考慮到電子地圖和導航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重要性。

經過幾個月的談判,未央科技以4.7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了高德地圖。

這次收購,由於高德地圖的商業價值不錯,銀行也很認可。

未央科技僅僅出資1.2億美元,剩下的3.5億美元,則全部由交通銀行提供的融資貸款。

根據現在的匯率,3.5億美元,換成人民幣,大概在22億出頭。

林睿考慮了一下,這點貸款,沒必要留著,“還了!”

第十六筆貸款,是今年5月。

未央科技以35億的價格,全資收購了盛大文學,加上旗下的微閱中文網,組建了微閱文化傳媒公司。

35億的收購價,未央科技出資十億,另外25億由銀行貸款進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