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爭端落寞(第1/3頁)
章節報錯
隨著時間流逝,對WhatsApp的收購案開始進行。
那天會議過後,公司成立了以趙言為首的收購小組,正式對WhatsApp啟動收購程式。
趙言先是和美國的幾大投行進行了接觸,最終把WhatsApp的收購案委託給了高盛。他曾在這裡工作過,對高盛的能量和專業性更清楚。
隨後又私下裡和紅杉接觸了一下,試探一下對方的反應。結果還不錯,雖然紅杉什麼都沒表示,但這就足夠了。
只要不排斥收購,那就有的談。能有一個豐厚的收益,他們甚至比你還希望達成收購。不但不會成為阻礙,還會幫忙一起推動收購案。
於是,對WhatsApp的收購案,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秘密啟動。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睛,就到了二十五號,正式開庭的日子。
果然,一切進行的很順利,經過兩小時的審理,TX對微信商標侵權被正式認定。洛城中院按起訴書上的要求,象徵性的判處罰金一元,並立刻改正,停止侵權行為。
判決一出來,林睿立刻把宣判書在微博上進行釋出,瞬間獲得無數的關注,轉發和留言;同時一堆圍在法院旁邊等訊息的自媒體和記者,也紛紛行動,把最新訊息傳了回去。
頓時,未央科技勝訴的訊息瞬間傳遍全網。
作為最近幾年,第一家讓TX栽了跟頭的網際網路公司,這件事在許多人的推波助瀾下,異常的火爆。
不但幾大入口網站和微博平臺上,連騰訊微博也被佔領,許許多多的使用者都在艾特騰訊官微,等待表態。
想看看他對法院的判決認還是不認。
先前南山法院判決未央科技侵犯朋友圈商標權。人家未央科技,不耍賴,不拖延,也沒有裝傻充愣。二話沒說,立馬就認。
而且執行法院的判決不打一點折扣,改正、道歉、賠款,短時間內通通搞定。
比起那些滿腹牢騷、拖拖延延的,表現堪稱模範。
有這樣的珠玉在前,TX也有點騎虎難下,既不甘心給微信改名,又不想徹底壞了名聲。
你告別人贏了,別人立刻執行。別人告你贏了,你卻拖拖延延,開始耍賴。
在全國這麼多網民、媒體的關注下,這麼敗壞自己的名聲的事是不能幹的。但含含糊糊,磨磨蹭蹭,同樣給自己招黑。
過了很長時間,騰訊官微才釋出了一個宣告,表示尊重法律,尊重法院的判決,尊重商標權。
對於如何改正,什麼時間改,仍是含含糊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大概如今,公司內部對這件事還有爭執。
是認栽,給微信改個名;還是繼續想辦法拖下去,趁機尋找拿回商標的辦法。
仍然沒有一個說法。
給微信改名是最簡單的,現如今微信總使用者不到四千萬,影響力還不大。而且使用者社交關係都在上面,國內也僅此一家,沒有競爭對手。
即便改個名字,大家也會繼續用,只不過需要時間熟悉。
而想拿回商標,就太難了。看未央科技的架勢,即便能拿回商標,代價也是極大,根本不划算。
公司內部討論了半天,也沒有拿出一個統一意見。
不少人已經傾向於換名,相比拿回商標,這種方式最簡單,成本最低。
而且給軟體改名對TX來說也不陌生。
比如QQ,剛開始叫 QICQ,模仿的是當時國外很火的一款社交軟ICQ,雖然兩款軟體名稱並不一樣,但仍然被ICQ起訴侵權。
這邊的求生欲很旺盛,隨後就把QICQ改名QQ,那邊才放棄追究。
歷史彷彿走了一個迴圈,先是QICQ改名QQ,然後一路發展壯大,成為國民級軟體,TX藉此一路成為國內網際網路巨頭。
現在公司又出現一款潛力巨大的軟體,移動IM社交軟體“微信”,卻又面臨一樣的處境。
是學當年改名,然後再接再厲,好好發展;還是繼續拖延,花費極大的代價拿回微信商標呢!
這個選擇其實並不難,只是微信這個商標確實不錯,捨棄了讓人一時覺得不太舒服。
糾結半天,還是不能作出決定。只是,這件事全網都在圍觀,並沒有那麼多時間讓他們考慮。
而且,一些準備工作也需要提前進行,比如先給微信選一個備用的名字,確定好接下來的宣傳過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