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支付場景擴充套件(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於入股銀行的事,林睿得到訊息後,並沒有倉促做決定,先和趙言長談了一番,又召集公司的管理層,開會研究了一下,多數都比較認可這次投資。
當然也有一些別的意見和疑惑,比如有人問道:“國內銀行業的股權投資收益率太低,甚至還會虧本。如今公司正在快速發展時期,拿出這麼多資金入股對公司的發展是不是有影響?”
這個問題也是在坐不少管理層心頭的疑惑。
趙言是比較支援入股銀行的,又是公司的首席財務官,這時開口解釋道:“事情不能這麼看,入股銀行的收益率確實不太高,甚至還有虧損的可能,但成為銀行股東後的隱形福利太多。”
“比如,咱們公司現在有不少花錢的專案和投資,大部分都是和工行合作。但工行作為國內最大的銀行,風控做得很嚴,很多時候比較強勢,流程也很繁瑣,許多專案給出的額度都有限制。”
“但如果咱們成了全省最大的城商行的股東,再有了什麼專案和投資,如果工行給的額度不夠,可以直接與合併後的中原銀行合作。”
“這些城商行的靈活度不是工行能比的,再加上咱們作為股東,拿下一個董事會席位,就有一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各種槓桿和額度能給的很高,貸款利率還能進一步降低,減少公司的資金使用成本。”
“這麼算起來,入股需要花一筆錢沒錯,但得到的好處更多,未來能為公司節省大批的流動資金。相比較而言,投資能不能增值反倒是小事。”
又有人疑惑道:“聽說這次十幾家銀行合併後,規模很大,有近二十家分行,三百多家支行,總資產五千多億,想要入股,需要的資金不會小吧?”
趙言解釋道:“據我瞭解,十幾家城商行加一塊,總資產確實超過了五千億,但大家對總資產的概念不太瞭解。”
“總資產包括銀行準備金、各種貸款,還有銀行發行的一些債券和不良資產,銀行的固定資產等等…這些加在一起的總和。”
“但總資產不等於淨資產,這是兩個概念,這五千多億的總資產裡,真正屬於銀行的淨資產可能只有兩三百個億。”
“比如現在國內第一大行工商銀行,總資產二十多萬億,但他在A股的市值只有一萬多億,相差二十倍。”
“總資產和淨資產很多時候不能混為一談,比如現在很多房地產企業,總資產上千億,但公司的市值只有百億左右,並不是大家眼瞎,而是他還有上千億的貸款在身,用的都是槓桿,淨資產反到不高。”
“銀行業更是如此,他們這麼多資產用的也多是槓桿,不然就銀行那點家底,有多少錢夠貸出去的。都是反覆的槓桿套槓桿,一塊錢能放大到十幾、幾十塊使用,資產的大部分都是槓桿,真正的淨資產在反倒不多。”
“而且國內的銀行基本都是國有控股,不太受資本市場追捧,市盈率也不高,估值都偏低,這點和科技類企業沒法比。”
“比如工行,作為宇宙行,一年淨利潤幾千億,市盈率只有五、六倍左右。相當於工行五到六年的利潤就頂得上他的市值,理論上說工行五到六年的利潤就能把整個工行買下來。”
“當然這基本不可能,工行是國家控股,地位太重要了,不可能賣,但由此也能看出銀行業的市盈率,和估值有多低。”
“而那些科技類企業,市盈率能達到五六十倍甚至更多,相當於這些公司五六十年的利潤才能頂得上他現在的市值,公司五六十年掙的錢才能買得下他自己,而能活到五六十年的公司很少,大部分公司從成立到破產掙的錢,可能連他是市值的幾分之一都達不到。”
看著大家都有些震驚,趙言接著解釋道:“說這些不是告訴大家買銀行股多划算,而是告訴大家一個現象,銀行類的資產很便宜。”
“就像這次合併後的中原銀行,總資產五千多億,但淨資產可能只有兩三百億,一年能產生幾十億的利潤,估值大概只有兩百多億,不會超過三百億。”
“即便咱們入股,也花不了多少錢。而且這些銀行股還是很有含金量的,抵押給銀行能拿到很高的槓桿,咱們實際的出資額並不會太多,不會對公司發展造成影響。”
趙言的一席話結束,先前幾個心裡猶豫的高管,現在也支援入股了。
會又開了一會,這件事徹底確定下來,接下來就由趙言跟政府那邊接觸跟進,並和工行進行溝通。
這次的投資額可能會很大,未央科技投資基金裡那十個億根本不夠用,也不會動用,這是專門投資創業公司。
趙言需要先和工行聯絡一下,以銀行的股份做抵押,看看對方能給出多少倍的融資槓桿。
會議結束,各自散去,大家各忙各的工作。
林睿坐在辦公室裡,開啟未央微博,又開始研究怎麼利用它打造更加龐大的支付場景。
未央微博最大的優勢就是使用者多,到目前為止,六月二十六號,未央微博使用者已經達到了九千三百萬。
從月初的八千一百萬,到現在的九千三百萬,本月未央微博已經增加了一千兩百萬使用者,雖然還無法和上個月的增長資料相比,已經相差彷彿。
尤其是月初,以周董為首的上百位國內著名的歌手、音樂人,同時入駐未央微博,瞬間就帶來了龐大的流量,也讓未央微博的註冊使用者節節攀升。
再加上未央微博改版以來,推出了微博朋友圈,活躍使用者越來越多,更多的人自發開始發微博,在朋友圈各種曬、自拍、各種秀,也吸引了更多的使用者註冊,並留在了這裡。
這麼大的註冊量,這麼多的活躍使用者,如果能打造一種支付場景,哪怕只有一部分使用者參與,也能提高微銀支付的使用率,吸引更多的使用者開通。
林睿想了半天,還是從站付費閱讀找到了一些靈感,開啟了一些突破口。
未央微博平臺上,各種網紅、自媒體、網路大V,各種型別的博主,可是數不勝數。
這些人現在基本上都是用愛發電,製作了不少有趣的內容,也吸引了不少的粉絲關注,但沒有一個合適的變現渠道。
只有一小部分尋找到合作的商家和企業,用插入軟廣告的形式,才能拿到一些收益。
能不能為他們創造一些種現渠道,讓他們能利用未央微博產生一些收益,能靠平臺恰飯,從而有更多的動力製作更好的內容。
林睿思考了一天,第二天,再次召集大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番討論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