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人生際遇(第1/3頁)
章節報錯
聽到孫雨桐的解釋,林睿打量了一眼位於縣城中心區域,佔地二十餘畝的縣文工團。
忽然有點懵!
不說文工團裡的建築還有各種道具值多少錢,就說位於縣城中心區域的這二十餘畝地皮,就價值六七百萬。
把文工團整體作價一百萬進行集資改制,不能說有點低,簡直是太低了。
林睿心裡正懷疑是不是有什麼內幕,官商勾結侵吞國有資產什麼的!
孫雨桐顯然看出了他的疑惑,笑了笑,開口解釋道:“這件事可不是你想的那樣,縣裡其實辦的還不錯,主要也是考慮到了職工的利益。”
林睿好奇道:“怎麼說?”
孫雨桐解釋道:“縣文工團剛開始的改制方案,並沒有考慮集資承包,本來是打算整體承包出去的。”
“當時不少企業都看上了那塊地皮,市裡的一家地產公司,更是一口價出資七百萬,想把文工團整體買過去遷走。”
“但文工團所有的人員他們都不負責,由縣裡進行安置。”
“縣裡當然不願意,無論文工團改制,還是承包出去,都是解決人員安置問題,把地皮賣了容易,文工團的人怎麼辦!”
“後來縣裡列出了條件,想要承包文工團,必須對所有的職工負責,想要辭退裡面的職工,必須買斷他們的工齡,支付足額的下崗安置費。”
林睿點點頭道:“你們縣裡這件事做得不錯,以民為本。”
孫雨桐笑道:“哪有那麼簡單,這個條件一出,所有的公司都打了退堂鼓,甚至最後把文工團的承包價降到二百多萬,還是沒人接手。”
林睿疑惑道:“地皮不是挺值錢的嘛?怎麼會沒人接手。”
孫雨桐道:“你知道一個職工,買斷工齡的下崗安置費得多少錢嗎?”
見林睿搖搖頭,孫雨桐接著說道:“作為事業單位,大家的工齡都不短,按照政府規定,平均下來,一個人就要七八萬。”
“文工團總共有七八十名職工,光買斷工齡的下崗安置費,就得五六百萬,誰肯當這個冤大頭!”
林睿道:“那就繼續經營下去,別讓裡面的人下崗,不是就不需要買斷工齡,支付安置費了!”
孫雨桐搖搖道:“現在文工團年年入不敷出,如果情況不能改善,一直都需要往裡邊輸血。”
“而且隨著工齡的增加,政策的變化,以後的安置費可能需要更高。”
“除非有把握把文工團盤活了,但那些房地產公司那有這個耐心,文工團的地皮雖然值錢,但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個不小的包袱。”
林睿點點頭,感覺確實是這麼回事。
“所以縣裡改變了規劃,打算搞職工集資持股?”
孫雨桐點點頭道:“畢竟是縣文工團,也是縣裡文化方面的一張名片,不是什麼可有可無的單位。”
“縣裡討論了很久,從如何盤活縣文工團方面來考慮,才實施了這次的員工持股計劃。”
“而且為了防止大家不積極參與,文工團的估值一降再降,到如今所有資產打包直接作價一百萬,專門針對文工團的全體職工進行融資。”
林睿點點頭讚歎道:“這個方案不錯,雖然看似縣裡吃點虧,但只要能激發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把文工團盤活了,對縣裡來說就是最大的收穫。”
“現在認購多少了?”
孫雨桐道:“剛才我打聽了一下,一千元一股,已經認購一百二十多萬了!”
林睿道:“不是最多能認購三百萬嗎?多好的機會呀!怎麼看大家都不太積極。”
事情還確實如此,現場政府的工作人員在那裡非常認真的宣傳,還有不少人在觀望。
孫雨桐道:“其實認購幾天前就已經開始了,除了極少數在猶豫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購過了,聽說這兩天就要結束。”
“而且文工團裡的人不比外面,手頭都不太寬裕,可能是怕承擔風險吧,不敢把家裡的錢全部拿出來投進去。”
林睿想了想道:“既然文工團裡的人都有資格,阿姨呢!參與集資了嗎?”
孫雨桐搖搖頭道:“我家的情況你也瞭解,哪有閒錢去集資,這件事也沒聽我媽講過,應該沒有吧!”
林睿道:“阿姨在文工團工作了二三十年,大半輩子的青春都耗費在裡面。昨天聊天,聽阿姨的語氣,對文工團的感情還是很深的,即便能買斷工齡,可能也捨不得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