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公司,各位總監依然都在,正在執行已經商討好的方案。

尤其是劉偉,不愧是曾經的策劃部總監,短短時間內就已經把操作方案細化,並且聯絡了不少水軍和業內知名的幾家炒作團隊。

錢沒花了多少,效果卻當真不錯。

這才剛過去多少時間,關於未央微博的話題,已經炒作得有模有樣,不但在各種貼吧論壇自媒體上炒出了熱度。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網易微博、搜狐微博上,關於未央科技和未央微博的話題越來越多,已經衝上了熱搜,雖然排名靠後,但隨著熱度提升排名也在不斷提升。

當然在自家的未央微博平臺上,關於這個話題也一直排在熱搜前五。不是不能讓他直接空降第一,這是很容易的事,稍微改點資料就行。

但畢竟是自家平臺,這麼做顯得太假,還是別那麼顯眼了,省得給人留話柄。

對於劉偉的能力,林睿一直都很相信,這短短時間內,表現出的策劃能力和執行力都非常厲害,專業性更是表現的極佳,確實是一位難得一見的人才。

等一連打了幾十通電話,給手下的這些人都安排好事情,劉偉才終於舒了一口氣,清閒了下來。

於是林睿、劉偉加上幾位總監,大家又湊在一起開始喝茶聊天。

聊完了這次的策劃案,又開始聊“炒作”這個話題本身。

如何炒作?這裡面有何技巧?怎麼樣才能體現出更好的炒作效果?

眾人在這方面各抒己見,無疑劉偉在這方面才是最權威的,畢竟以前身為大型廣告公司的策劃總監,在這方面的能力無可置疑,絕對是專業的。

看著眾人好奇的目光,劉偉想了想,簡單的給眾人講了講關於炒作的一些方式和技巧。

比如策劃炒作之前一定需要全面瞭解媒體喜歡報道哪些資訊,公眾喜歡參與哪些事情的評論,成為製造事情焦點的關鍵。

炒作的特點就是以小搏大,要善於利用各種強大的勢能來為己所用。

可以藉助自然規律、政策、法規、突發事件,甚至是藉助競爭對手的勢能。就像這次未央微博,其實就借了搜狐微博的勢能,話題才能這麼熱。

或者是我們關注與談論最多的,與自己利益相關的各種話題。

將傳播的內容以利益為紐帶,與目標受眾直接或間接地聯絡起來,使其不僅自己關注、參與,更會主動傳播並邀請親朋好友來關注、參與。

在今天這個資訊爆炸,媒體氾濫的時代裡,消費者對廣告,甚至新聞,都具有極強的免疫能力,製造新穎的口碑傳播內容,更能吸引大眾的關注與議論。

因為大家只對新奇、偶發、第一次發生的事情感興,所以,事件公關炒作的內容要新穎奇特,吸引眼球,有賣點…

劉偉大致把炒作的方式說了一遍,聽得大家頻頻點頭。商巖松感慨道:“看來炒作也是一門學問,只憑感覺還真不行。”

劉偉笑了笑道:“這一行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很多方面還是利用了人性。”

“比如說世界上很多傳播最廣泛的事件,剛開始都標榜為隱私絕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探聽私密的興趣,越是私密的事物,越是能激發我們探知與議論的興趣。”

“它就像一隻潘多拉的魔盒,不用刻意告訴別人開啟,大家自己就會想方設法的主動去開啟它。”

“因此,涉及私密的內容,是事件炒作中最有效也最有趣的一個手段。就像明星經常出現的各種真真假假的爆料,用的就是這種手法。”

商巖松道:“這裡面也有不少敏感和禁忌吧?不可能瞎編亂造,什麼都不顧及!”

劉偉點點頭道:“當然,新聞有新聞的標準和要求,廣告有廣告的底線,炒作當然要有禁忌。”

“不論如何一定不能觸碰相關法律法規的紅線,炒作內容必須符合相關的新聞法規,切忌虛假宣傳、誇大其詞等不計後果的事件炒作,這些都是非常有風險的。”

“而且輿論導向對於事件炒作也很重要,因此對於炒作風險極大的專案,必須做好風險評估,並根據風險等級建立相應的防範機制。”

“炒作展開後,要依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修正原先的事件炒作方案和對應的風險評估體系,並採取措施化解風險,直到整個事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