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優勢與潛力(第2/3頁)
章節報錯
林睿點頭笑道:“一個星期就夠了,本來就是一件偶然事件,有收穫就好,咱們也不能指望長期佔便宜。”
“而且使用者增長還是其次,透過這次炒作,咱們公司、咱們的微博平臺,也算在全國網民面前好好刷了次臉。從此以後也算進入了主流媒體和大眾的視線,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幾人又閒聊一會,聊到了其他幾家微博,討論了一會未央微博未來的發展前景,和主要競爭對手。
這次李學明開口道:“我倒是覺得別看咱們公司規模小,論潛力,咱們的未央微博絕對不比其他幾家差。”
看著眾人一臉微笑的看過來,李學明笑了笑道:“很多人只關注誰家的註冊使用者多少,活躍使用者多少,卻很少關注這兩者之間的比率。”
“新浪微博6300萬註冊使用者,1500萬日活躍使用者,活躍使用者佔比只有24%。”
“騰訊微博5600萬註冊使用者,1,200萬日活躍使用者,活躍使用者佔比只有21.5%。”
“網易微博2300萬註冊使用者,450萬日活躍使用者,活躍使用者佔比只有19.5%。”
“搜狐微博1200萬註冊使用者,活躍使用者260萬,活躍使用者佔比21.6%。”
“而是咱們的未央微博,1400萬的註冊使用者,410萬的日活躍使用者,日活躍使用者佔比高達29%,佔比最高,比前面幾家都高出了好一大截。”
“我覺得這個資料很能說明一些問題,為什麼咱們的活躍使用者那麼多,其他幾家明明實力那麼強,反而在這上面比不上我們。”
“我認為只有一種原因,他們的使用者粘性不夠,對使用者的吸引力不夠,沒有足夠多的優質內容留住使用者。”
說到這裡他朝四周看了看,見林睿朝他的點點頭,似乎頗為贊同他的觀點,頓時談性更足。
接著說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在網際網路界很多領域,一些創業公司往往要比大公司做得更好,表現的活力十足。”
“咱們國內就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很多領域大公司投入了不菲的資金人力都沒什麼效果,轉頭投了這個領域的一家創業公司,他做不成的專案,反而這家創業公司做得特別好。”
“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覺得創業公司進入一個領域,就會把他當做自己的主業,全部的資源都投入進去,心思也都放在這上面。”
“而且由於是創業公司,各方面都非常靈活,可以按照創業團隊的心思自由打造產品,思想天馬行空沒有什麼約束。”
“大公司進入一個領域,只會把他當成公司的一個副業,一個專案。調一些人手,分配一些資源,到處都是條條框框,制肘很多。”
“就算是專案負責人,也沒辦法按照自己的心意自由自在的打造產品,公司的很多人都能對你指手畫腳,影響你。”
“而且這些人也只是按照公司的規劃辦事,不是完全屬於自己的事業,缺少創業者的那種激情和想象力,這一點很重要。”
一席話說完,旁邊的韓雲松接話道:“你說的有道理,創業公司做事,無論是效率、速度、還是靈活性,都是大公司沒法比的。”
李學明接著說道:“所以我覺得咱們未央微博非常有潛力,表面上看咱們使用者沒有這些大公司多,但他們在產品創新方面不一定有我們好,不一定有我們用心。”
“咱們未央微博為什麼活躍使用者佔比那麼高,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咱們的使用者都是實實在在一點一點的挖掘出來的。”
“不論是網文讀者,還是被一些博主、網路大V、自媒體、網紅吸引來的使用者,都是因為這裡有他們想要關注的東西。”
“而像新浪、騰訊、網易這些大公司,很多人可能連裡面什麼內容都不知道,是被這些平臺的名頭和廣告吸引過去的,有時候順手註冊,隨後可能就忘了。”
這時劉偉也順著李學明的話題介面道:“我贊同李總監的說法!若論名氣,咱們自然比不上其他幾家,不過咱們有咱們自己的優勢。在他們幾家都在爭搶流量明星的時候,咱們避開了他們的賽道,從他們關注不到的小眾入手。”
“咱們微博平臺目前正在大力發展和扶持內容創作者,包括各種網紅博主、自媒體、網路大V。”
“和以新浪為首的這幾家靠炒作明星八卦的微博不同,咱們是以內容佔優,他們靠的就是各種熱點話題和流量。”
“或許他們也有自己的考量,先透過影響力最大的明星把使用者做上去,擊敗競爭對手,再調集資源,扶持各種內容創作者。”
“但咱們和她們明顯走的不是同一條路子,咱們不是靠各種流量明星吸引使用者,而是從小眾入手,一開始就先扶持內容創作者,和他們錯開了發展賽道。”
“他們幾家微博平臺上,平常的熱點全部都是各種明星八卦緋聞、各種熱點事件,爭議話題和各種新聞。”
“咱們未央微博平臺上雖然也有這些,但有一部分熱點是集中在博主自創的內容上。比如一位旅遊博主釋出的旅遊攻略和各種自拍。健身博主釋出的健身方法和美照。”
“歷史類博主釋出的關於各種歷史的小段子;科技類博主釋出的關於一些神秘冷門的科普知識;二次元博主釋出的各種二次元內容;美食博主釋出的美食試吃和品鑑;一些讀書博主專門釋出的各種好書推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