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孫師傅所說,形意拳招式易學勁難練。如果只學招法和外形,三體式,五形拳,連環拳,十二形等全部學完也用不了多久。

如果真這樣的話,那就是練一輩子也不會練出東西來了,充其量也就是個健身操作而已。

而三體式其實是形意拳的核心與靈魂,是形意拳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功夫。

它在靜態中重新塑造人體的間架,按照二十四法的要求,把人體本來已經散亂無章的骨架和筋腱,調整到最合理的位置,最理想的連線方式。

若按照武俠中的套路誇張一點來說,可以稱作為易經、鍛骨、洗髓。

這一過程只要作得對,時間夠長,就可以產生神奇的效果。

改變生理,轉換氣機。身體內外會發生變化,內臟得到調理而祛病健身。四正八柱會逐步顯現,四象漸成。

內勁生而氣血行,即國術大師孫祿堂所說的得中和之氣。內勁來自於正確的身架,能生內勁氣血自然順暢而經絡無滯無阻。

筋抻而骨重,古語有云:“筋長而力大”,“筋長一寸壽延十年”。

三體式對於形意拳的重要性的可見一斑。

半路上在一家飯店解決了午餐,到了洛京俱樂部,沒在前廳耽擱,直奔後面的演武場,孫師傅已經在這裡等他。

仍是先讓林睿扎半小時的馬步樁,看他動作精準,最難能可貴的是還有一絲難得的韻味,這是離功夫入門不遠了,非常滿意的點點頭,這種悟性這種天資真是難的一見。

也就是現在沒有那麼多古怪的規矩,各種傳承也不講究那麼多的繁文縟節,不但徒弟找師傅,也是師傅找徒弟。

這種資質若是放在古代,被哪個武術大家發現了,只要品行不差,必定會死皮賴臉,非要收你當徒弟不可。

還是那種傳承衣缽的入室弟子。

你說你不願意,不行,不願意也得收。

這種弟子只要能收起心思,把精力放在練武上,未來絕對是一代武術大家,能光耀門楣,榮耀後世的那種。

孫師傅對他馬步樁的功夫進度滿意不已,林睿卻並沒有什麼想法。

在專注時間下,他見過並體驗過前方更美的風景,知道自己現在的火候還淺,和他體驗過那種功夫上身的感覺差距巨大,實在沒有什麼可炫耀的。

而且他雖然在練武這方面有些天賦,卻並沒有達到這種高度,都是專注時間的功勞,更不可能讓他產生自滿的情緒。

收起馬步樁,林睿又開始了抻筋抻骨功,無極式,身法校正,這幾種形意拳入門基本功的練習。

孫師傅一直在旁邊滿意的看著,不時指點幾句,矯正他的動作和發力方式。

等把這些練完,便差不多掌握了他的基本功進度,正式開始傳授三體式。

三體式號稱形意拳築基三體式,又被叫做“三才式”,即天地人三才,也是樁功和形意拳所有變化的開始,嚴格來說也是一種樁功。

所謂“萬變不離三體式”就是這個道理。

站三體式一般是按照“三頂、三扣、三圓、三毒、三抱、三垂、三曲、三挺”的要領。

通俗的講就是上中下三盤,用力要達到三盤合一,也就是所謂的整勁。

開中有合,閤中有開,陰陽相爭,陰陽相生。

林睿這段時間雖然讀了不少武學典籍,掌握了不少理論知識,關於三體式的資料也看了不少,對於其中的一些東西還是似懂非懂。

有些東西光懂得理論不行,必須要知行合一,身體力行才能理解通透,了悟其中的奧妙所在。

而他現在正在走向這條路上,雖然一切還都是未知,但他知道那裡有非常美妙的風景在等著自己。

等自己一一嘗試、探尋。

……

他不求武力值多高,現代社會,槍械才是王道。

透過內家拳的練習,獲得強健的身體,悠長的壽命更重要。

倒是很好奇未來將中國的傳統武術練到極致,達到前人未曾達到的境界,不知道會有什麼變化,說不定會發現一片新天地。

他想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