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遠明想了想開口道:“主要是雲服務就算在國外也是一種新技術,雖然更簡單、實用、便宜,但進入的門檻很高,沒有很高的技術實力,沒有深厚的財力支援,普通公司根本做不來。”

“而且前期需要大規模的硬體投入和技術研發,基本上全是純投入,沒有多少營收,規模太小也發揮不出雲端計算的優勢。只有積累到足夠的規模,才能夠慢慢實現盈利,國內目前沒有多少公司有實力和決心做這個。”

“而且這種技術嚴格來說,就是用一種新的理念,用雲端計算的方式整合伺服器的現有資源,一些有資金有實力的大型的傳統伺服器運營商,比較適合轉型做雲服務。”

“但云服務實際上是在挖傳統伺服器運營商的牆角,自己挖自己的牆角,還用這種更廉價的方式,他們根本不想變革,雲服務發展的越慢越好,他們能多掙幾年錢。”

林睿點點頭道:“怪不得在國外這幾年關於雲端計算、雲服務的話題這麼熱,國內卻不溫不火,幾乎很少聽到這樣的討論。”

譚遠明道:“國內目前對雲端計算和雲服務的前景還在爭論,阿里最早入場,去年就成立了單獨的雲端計算公司阿里雲。”

“百度和騰訊都在猶豫,就像百度的老總李彥宏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過,雲服務屬於新瓶裝舊酒,和現在傳統的伺服器運營商差別不大。騰訊的小馬哥也說過,想實現雲服務現在的技術還有代差,短時間很難真正實現,兩家公司都在觀望,國內目前真正有實力搞這個的並且入場的只有阿里。”

林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目前對雲端計算的理解也只是一個概念,不知道具體的實現方式,畢竟不是搞技術出身的。

沉思了片刻說道:“雲服確實挺不錯的,咱們公司倒是可以考慮試一試,還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嘛?”

譚遠明說道:“需要注意的也有一點,咱們使用了雲服務,根本見不到伺服器的實物,所接觸到的只有雲端計算的虛擬主機,剛開始會感到對雲服務缺乏控制,因為雲主機只是提供網路介面,我們公司的資料必然全部服從雲服務公司的安排,完全在後者控制之下。”

“資料是否安全保密,取決於後者的職業道德和保護能力,所以很多想用雲服務的公司在這方面會有一些擔憂,擔憂提供雲服務的公司,會不會洩露和監控這些資料,這就需要找一家非常有信譽的公司。”

“這方面還是大公司比較有保障,不論是為了利益、現實還是名聲,他們不會為了撿芝麻而丟了西瓜,會非常注重這些,甚至這些雲服務公司可能會比我們更在乎。這種事出一次,可能就沒有人和公司再敢用你的雲服務,這家雲端計算服務公司可能也就此毀了。”

“所以我覺得這算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但只要我們選對公司,完全可以避免。”

林睿點了點頭,覺得他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特別是對於他這種小公司來說,也沒什麼值得別人窺視的資料。

“還是你們搞技術的眼光敏銳,像我只是聽說過雲端計算的概念,根本不知道他的實用價值,有些事不深入瞭解,真的不識廬山真面目。”林睿有點感慨,又有點讚歎的說道。

譚遠明很謙虛的笑道:“這也不是我的眼光敏銳,主要是我有個大學同學,前兩年去杭州入職了阿里,阿里雲端計算的飛天系統專案啟動時,他就被抽調到這個專案組裡,開發飛天雲端計算作業系統。”

“據說當時他挺不情願的,那時國內根本沒有云計算的概念,連很多開發組的成員都不知道,只有當時阿里高薪從微軟挖回來的專案帶頭人王堅博士對這個研究比較深。”

“他們就跟著王堅埋頭苦幹,才漸漸有了點名堂。我們經常在網上聊天,聽他講的多了,我對這些東西慢慢也有了一些研究和概念。”

林睿若有所思道:“看來咱們若選擇雲服務商的話,國內目前最適合的可能也只有阿里雲了。”

譚遠明介面道:“確實是這樣,不過咱們也算趕上了一個好時間,阿里雲上個月剛剛開了釋出會。”

“雖然影響力不大,但對於關注這方面的人來說,也是不小的新聞。阿里的飛天雲作業系統已經完成了開發測試,上個月在釋出會正式宣佈面向全國進行公測,非常真誠的邀請國內有誠意的公司和他們進行合作,我覺得對咱們來說是一個機會?”

林睿“哦”了一聲道:“你是說咱們加入阿里雲的公開測試,這種公測安全嗎?不會丟失資料吧!”

譚遠明認真的說道:“安全性應該沒問題,雖然是公測,但他們對這方面反而更重視,不會允許丟資料的行為出現,起碼這方面我覺得比自己租伺服器靠譜的多。”

“而且另一方面,會節省大批運營資金,咱們的微博要是發展順利,使用者節節攀升,所需要處理的資料也會隨即一路上漲。”

“若是租用伺服器,隨著資料的增長,咱們得馬不停蹄的增加伺服器的數量,需要咱們自己維護和處理資料不說,憑租費用也高。”

“而云服務使用成本只有傳統伺服器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況且咱們參加了阿里雲服務的公測,算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費用肯定更低,還不用咱們操心資料的維護和安全問題。”

“期間各種的硬體擴充也是他們在做,咱們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我覺得這方面很划算。”

林睿聽完,低頭沉思了一會,感覺確實挺不錯的,既省錢又省力,還省心。

想到這裡他終於下定決心道:“行,咱們先不租伺服器,用阿里雲試試吧。”

說到這裡,他神情鄭重起來,轉身對韓雲松說道:“老韓你先和阿里雲那邊溝通一下,看看這事需要走什麼流程,越快越好,咱們的微博離釋出時間越來越近了,這件事不能耽擱。”

韓雲松很鄭重的應了下來。

林睿又囑咐譚遠明,和同學仔細瞭解一遍阿里雲的具體情況,和技術部門的員工普及一下,為接下來使用雲服務後的資料對接工作打下基礎。

幾人又討論了一會,才各自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