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睿開車回到家,把腦海中那些雜七雜八的念頭收起,開始每天的學習時間。

來到書房想了想,今天還是學習專業課吧。

林睿學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是一門非常新的專業,國內這兩年剛設立的。

學習的內容,像一般的通識課,公共基礎類課程,大學生普遍都學的馬原、毛概、體育、英語之類的自然要學,高數除外,不學高數也是這個專業的特點之一。

再一個像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國文學,散文之類的,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剩下的都是專業基礎類課程,像新媒體概論、廣播電視概論、廣告學概論、傳播學概論、網路與新媒體概論、出版與數字出版概論、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數字媒體技術、新聞學概論、廣告學與公共關係學等。

你覺得這就是全部,不是,林睿的專業雖然是文科,發的學位也是文學學士學位,但還有一些專業技術類課程要學。

像網頁設計與製作、數字多媒體作品創作、非線性編輯、新媒體資料分析與應用、網路輿情監測與研判、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影象創意等,是不是很不文科。

由於專業是新設立的,按照官方說法,是適應社會的需求而設立的綜合性和交叉性的專業。

是“文”和“理”的結合、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網路技術與數字媒體的結合。

所以這個專業雖然劃為文科,拿文學學士學位,但學習內容卻文理並舉,文科生理科生都能報。

不過因為是新專業,老師大多是學新聞的、學中文的、學傳播學的、學媒體的,很少有專門做技術的。

技術本身也不是專業的重點,不需要你精通,只需要你懂,會運用,單純的教技術也違背了高校的教學理念。

網媒專業最核心的不在於學了多少新聞學、輿論學、傳播學、和各種專業技術,而在於幫助人培養創新思維和終身的學習能力。

這兩年網際網路經濟大熱,林睿學的這個專業也水漲船高,就業選擇也很多,比較適合的像文案策劃、新媒體運營、網站編輯、新媒體編輯……

而且就業的選擇面也很廣,像新聞網站、各級報社、廣播電臺、網路媒體、企事業的資訊化管理宣傳部門、文化傳播公司、廣告公司、各類企業的新媒體部門等…

不過這些和林睿的關係不大,他自己當老闆,自然不需要出去找工作。

他不需要用這些專業知識給自己找工作,但這些知識對他幫助依然很大。網媒專業是應網際網路而生的,屬於站在時代的潮頭的一門學科。

像現在他公司正在開發中的微博專案,和他的專業就很搭。

這是一個最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而帶來的一個新的專業分類。

網路與新媒體,網路大家都理解,什麼是新媒體?

準確的來說就是相對於如今正漸漸走向沒落的廣播、電視、報紙、雜誌這樣的傳統媒體來說的新興媒體。

它以數字資訊科技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

這一點是不是和微博很像,是基於網際網路等新興媒介形態,順應數字資訊時代發展所需,順應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

隨著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傳播理念不斷革新,全媒體化資訊傳播路徑出現,媒介融合的趨勢日益凸顯,以網際網路為主導的新媒體也正在迅速發展。

而且林睿用了一段時間智慧手機後,他感受最深的是,智慧機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各種各樣的APP不斷出現,正逐漸侵蝕電腦的功能。

如果未來手機硬體進一步升級,功能再強一些,智慧機可能會取代電腦,成為人們上網的主要工具,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來臨,這絕對是一次資訊網際網路時代的大變遷,更多的機會出現,肯定會催生出一大批弄潮兒。

他最近就在思索,假如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來臨,他的公司該怎麼迎接這次機會,迎接這次網際網路格局的大變遷,抓住裡面所催生的機會。

比如遊戲,自媒體,影片網站,現在越來越火的團購,各種購物網站,各種社交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