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方面,先不說政策問題,航天及空間方面的頂尖人才,基本上都在體制內工作,想挖人很難。

目前來看,歐洲是最優選擇。

那邊可沒有多少國企、民企的區別,再加上這些年歐洲對航天及空間方面投入較少,讓這方面的人才有點氾濫,許多人才只能去美國尋找出路。

這種情況下,只要開出合適的價格,又能讓他們在本國工作,挖一些空間及航天方面的頂尖人才並不難。

有這些頂尖人才的經驗和技術,也不至於讓研究院從頭開始,走彎路。

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跟隨時代的步伐,直接進行目前最先進的航天及空間技術的研發。

未來,等國內政策開放,再成立幾個研發中心,吸收一些這方面的頂尖人才。

中西合璧,必將打造一家世界頂級的空間探索公司。

剩下一個新設立的機構,就是林睿寄予厚望的未來探索實驗室。

專門研發一些超前或者概念性的科技。

按照規劃,新設立的未來探索實驗室,將針對五大方面進行研發,分別是量子計算機、人工智慧、自動駕駛、虛擬現實技術、腦機介面。

未來,實驗室主要針對這五大方向進行研發和探索,緊跟世界最前沿的領域。

根據公司佈局,針對這五大方向,未來公司將在全球設立十五家研發中心。

分別在帝都、魔都、深市、江城、蓉城、西安、金陵、杭州、矽谷、日本、俄羅斯、德國、英國、新加坡、韓國。

聯合進行這方面的研發工作。

等條件成熟,未來同樣會與國內外一些頂尖的大學進行合作,共同進行研發工作。

這五大方向,看似都很大,未來前景光明。

但,目前還都是概念上的東西,短時間內沒有實現的可能。

研發投入自然也不太高。

即便世界的一些頂級實驗室,一年在單個專案上的投入,目前也不過幾千萬美元。

林睿想了想,針對這5大方向,決定先期撥出8億美元和50億人民幣,試試水。

量子計算機和腦機介面,短時間內不做幻想。弱人工智慧、自動駕駛、以VR和AR形式實現的虛擬現實,未來10年內還是有一些希望的。

未來,根據具體的研究成果,在慢慢的增加投入。

如果,某個方向有了突破性進展,再發力不遲。

最後一個專案,是決定組建的超算中心。

經過這段時間的評估,公司決定在洛城和歐洲方面,各組建一個專屬的大型超算中心,用於星空研究院全球各大研發中心的研究工作。

為此,林睿,專門撥款5億美元和30億人民幣,用於兩處大型超算中心的開發和組建。

到此,自上月星空研究院成立起,新組建的這些機構和專案,各自的架構和撥款數額,終於確定下來。

總共有五大研究院、一家實驗室、一處專案。

分別是新能源研究院、工業軟體與物聯網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生物及生命科學研究院、空間探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