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僅僅如此,作為林睿各種想法的探索者,星空科技研究院,不單單研究這些有前途的專案。

其他的國內一些薄弱行業,或者林睿感興趣的方面,也在未來的研發序列當中。

僅僅一天過後,林睿就成立了工業軟體研發中心,專門研發適用於國內的工業軟體,未來在向國外擴充套件。

工業軟體不僅涉及到各個工業垂直領域,航天航空、機械、汽車、消費電子、軍工、製藥…同時涉及到工業工藝的各個流程環節,研發、生產、管理、協同等…

同時也是工業物聯網資料的關鍵,幫助工業網際網路兌現價值。

目前全球工業軟體市場超過兩千億美元,中國的工業軟體市場也超千億人民幣。

國內製造業從資源密集型,到勞動力密集型,再向知識密集型轉化的過程中,對工業軟體的需求大幅增加。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成立專門針對工業軟體的研發中心,不但能彌補國內在工業軟體的弱勢地位,同樣也是一片潛力無窮的市場,還能提前佈局物聯網。

針對工業軟體和物聯網,林睿在魔都、帝都、蓉城、深市、矽谷、德國、俄羅斯成立了七家研發中心。

從全世界招收這方面的頂尖人才,開始對物聯網以及工業軟體進行研發。

你覺得這動作夠大了,其實這還只是開始。

隨後,星空研究學院名下,林睿新設立了一家材料研究分院。

專門進行基礎科學和新材料方面的研究。

這方面分為兩大研發方向,一方是很快就能投產的實用型材料。

像新型玻璃材料:超薄玻璃和LowE節能玻璃。

玻璃未來在新能源、資訊網路、高階製造業、節能環保領域仍能大規模應用,是一個朝陽性行業。

還有玻璃纖維複合材料,根據現在的行業發展方向研究,玻纖製品將是未來的熱門材料,市場潛力巨大。

智慧材料,一種能感知外部刺激,能夠判斷並適當處理,且本身可執行的新型功能材料,也是未來發展的熱門。

與此相同的還有碳纖維、氣凝膠、特種塑膠、記憶合金、生物材料、輕型合金…等等實用性新材料。

另外一個方面,是面向未來的新材料。

像石墨烯、奈米材料、超導材料、液態金屬、三D列印材料…等等。

這些技術目前還未成熟,但未來潛力巨大,是星空研究院未來研發的重點。

接著,林睿又在星空研究院下面,設立了一家生物科學研究院,主要研究生物科學、基因技術、奈米科技、生命科學…

對於這家生物科學研究院,林睿目前僅僅是嘗試,沒有太大的期待,也沒有投入過多的研發資源。

國內在這方面比較薄弱,他對這方面也不太瞭解。接下來打算找行業專家好好的探討一下,閱讀一些這方面的資料,思考一下未來的發展方向。

然後,再決定從哪方面發力,加大資源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