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襽另外,林睿委託高盛出面, 以50%的溢價,暗中拿下了聯想集團管理層持有的4.8%的股權,交易過後,聯想集團管理層持股額僅剩下1.53%。

拿下聯想集團管理層持有的多半股權竟如此順利, 讓林睿也有些意外。

不過, 想想也正常, 聯想高管入職聯想難道不是為了掙錢, 集團授予的股權,也是他們掏大錢認購的,早晚要高價套現,這樣的機會可不好找。

現在遇到了高價套現的機會,有多少人會拒絕。

至於有人這麼高的溢價收購聯想股權,會不會別有目的,他們只是高管,又不是老闆,操不起這個心。

有實力打聯想集團注意的人,也不是他們能管得了的。

對那些持有聯想集團流通股的中小機構,仍是委託高盛出面,林睿開出了溢價30%的條件,大部分機構都同意出售,加起來佔整個聯想集團總股權的9.6%。

針對貝萊德持有的聯想集團6.18%的股權,有陳凡親自去談,也大致搞定了,溢價35%收購。

一大波股權拿下來,整個過程雖有波折,仍然相當順利。

大概聯想控股也不會想到,在國內到處捱罵的聯想集團,會有人打主意。

即便有所察覺,也不太相信。

想要收購聯想集團,需要調集的資金和資源太多了,除了央企,國內有幾家企業有這個實力。

真的要是央企,他們別說拒絕了,鼓掌歡迎還來不及,成了根正苗紅的央企,哪個還會罵它美帝良心。

然而, 當這一天真正來了, 很多人都是懵的, 包括創始人老柳。

11月15日,星空科技集團正式簽署協議,將聯想集團管理層持有的4.8%的股權,中小機構持有的9.6%的股權,貝萊德持有的6.18%的股權,全部納入了集團公司名下。

再加上全資子公司,微銀國際在港股公開市場持有的29.5%的股票。

星空科技集團對聯想集團的總持股達到了驚人的50.08%,直接擁有了控股權。

隨後,根據港交所規則,星空科技集團對聯想集團的持股額超過30%的基準線,正式啟動強制要約收購。

訊息傳出,國內震動,輿論一片譁然。

聯想集團市值在國內科技公司中,算不上高,名聲也不太好,但他在國內的影響力卻是無可置疑的。

如果時間倒退十年甚至十幾年,聯想可謂中國科技界的名片,如日中天,論實力和影響力比華為還要勝上一籌。

老柳更是被人稱為教父。

即便如今,聯想集團每年3000億人民幣的營收,國內能超過他的民企有幾家。

這樣一家底蘊優厚,歷史悠久,在國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集團公司,不聲不響間竟然要被人控股收購了。

讓人不得不震動,不得不沸騰。

然而,震驚也罷,吃驚也好,已經持有聯想50.08%股權的林睿,已經事實上控股了整個聯想集團,這是不爭的事實。

這裡不是美股,聯想集團作為1994年就上市的企業,也不流行同股不同權。

股票少了還好說,還有人能左右逢源。

當真正達到了控股地位,你就真真正正的控制了這家企業,沒有別人插縫子的餘地。

從改選董事會、到重組管理層,方方面面,什麼做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