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頒獎(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悄悄進入十月,這段時間,專家、學者、媒體和網民,在報紙和網上討論的沸沸揚揚的三大獎項名單,終於定了下來。
由於是第一屆,符合獲獎條件的太多,還有許多遺漏和富有爭論的人,一時間評審委員會也不能確定最後的名單。
還是林睿拍板,分三屆來,用16、17、18三年時間,來評選哪些人該獲獎,哪些人該獲什麼獎?
每年評選一批,分三年評完。
這主要還是林睿的鍋,剛開始制定評獎規則時,定了兩條標準,一是華人或者擁有中國國籍的人。
二是,成果和成就是在最近一百年誕生的。
最近一百年包含“1916~2016”,這範圍可就大了。
這代表,自1916年之後,所有人獲得的科研成就、藝術成就、文學成就…都有資格評獎。
不論,是否在世!
正是這一條,才使得這次評獎的爭議這麼多,影響這麼廣。
不僅僅是現有符合條件的人,一些已經過世幾十近百年的人,如果符合評獎條件, 他的後代會不會極力爭取。
這不但是鉅額獎金的問題,更是對先輩成就的認可, 代表自己也是名門之後。
雖然私下不說, 很多人可是很看重這一點的。
……
想一想林睿設定的獲獎門檻, 想一想近百年符合評獎的人數,簡直讓人頭皮發麻, 太多了。
星雲獎和終身成就獎還好點,由於獲獎門檻極高,即便把這個尺度拉長到一百年, 還是能統計出來的。
青雲獎可真就抓瞎了,以林睿設定的門檻,近百年內符合條件的數不勝數,簡直無法統計。
就這, 網上還有無數網友,宣稱自己先輩已經達到青雲獎獲獎條件云云。
無奈,和智囊團以及評審委員會的專家、學者討論後, 又定了一條評選規則。
青雲獎, 獲獎者做出的成就和成果,必須是新世紀以後誕生的。
也就是說,2000年以後做出的成果, 符合青雲獎的標準, 才可以參與青雲獎的評選。
這才止住了混亂的局面。
同時, 從新世紀到現在剛過了十六年,有什麼成就成果,也容易統計。
星雲獎和終身成就獎, 仍然按照一百年內的標準不變。
即便如此,符合條件的也非常多,需要分成三屆, 一一評獎。
好在,遇到的問題都慢慢解決了, 第一屆的獲獎名單也正式確定。
十月十二日,帝都國家會議中心,頒獎典禮正式舉行。
面對如此隆重的場面,不僅市裡派了一名副市長代表出席, 上面也派了一位委員出席。
可見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說來, 也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首先公佈的是“華夏終身成就獎”, 這一屆總共評選出十位。
這些人不但自身有巨大的科研成就和成果, 還有家國情懷,對民族和國家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分別是:錢學森、華羅庚、袁隆平、鄧稼先、李四光、錢三強、竺可楨、于敏、王淦昌、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