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明白是京東方最後一次大規模融資,手筆特別大。

目前,京東方在A股市值1100億左右,京東方計劃以9折的價格,增發一半的股票,佔增發後總股份的1/3,融資500億人民幣。

可謂是A股少見的大手筆。

……

這麼大的增發方案,正常情況,會走很長的流程,特別是為這些新增的股票找到下家,獲得對方認可。

這是最耗時和最艱難的。

不過,這個步驟,京東方輕鬆的就透過了,誰讓星空科技集團是控股股東,並且支援京東方的增發方案。

不僅僅是口頭支援,總共增發了500億,林睿直接出手認購了350億,有他帶頭,剩下的150億,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其他資本認購一空。

最難的一關,輕輕鬆鬆透過。

隨著京東方新一輪的增發方案透過,再次融資500億人民幣,豪情壯志被激發出來。

雄心勃勃的表示,三年要把京東方打造成世界排名第一的螢幕、面板生產商。

在技術上和規模上同時做到世界最頂尖的位置。

經過這輪增發後,星空科技集團原本持有的50.3%的股權, 被稀釋到33.2%。

增發的1/3股權,星空科技集團認購了七成, 佔有23.3%。

如此, 星空科技集團對京東方的持股額, 達到了56.5%,提升了6.2個百分點, 仍然是京東方的控股股東。

……

這天,林睿參觀了半導體奈米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剛剛研發出來的第1代晶片製造裝置。

它的外形彷彿一個紡機, 不同於光刻機在矽晶上進行雕刻,完全是二維的,只能不斷疊加;採用半導體奈米線技術的晶片製造裝置,他的原理也和紡機一樣, 用半導體奈米線編制出各種各樣的晶片,是三維的。

兩種不同方式製作的晶片,在效率、能耗、成本、效能上, 半導體奈米線都擁有極大的優勢, 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唯一可惜的是,技術上比較落後。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研發,吃透了二十餘年來, 全球在半導體奈米線技術上的所有研究成果, 在此基礎上, 經過艱難的研發攻關,才做出了眼前的第一代產品。

不過,工藝也僅僅相當於本世紀初, 和目前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還有十幾年的差距。

不知何時能趕上。

即便如此,第一款原型機出來了, 林睿也很高興,親自命名為“織女1.0。”

未來, 技術突破,可以沿著這個命名規則,繼續升級。

晶片研究院也在積極配合,根據織女1.0的特點, 在新的體系下進行晶片的遷移和研發工作。

畢竟兩種不同的晶片體系和製造方式, 需要適應和熟悉。從基礎開始, 把另一條體系上的各種晶片轉移到新的體系上。

另外, 用織女1.0製造出來的晶片,雖在工藝上落後了十幾年,要說沒市場也是假的。

現在國內的各種家電、電子裝置…不像手機要求多高的效能、多小的體積,對晶片的工藝要求很低。

以織女1.0目前的工藝,製造出來的晶片,完全可以滿足國內一部分低端市場。

林睿也確實這麼打算的。

這兩天,他已經著手新公司的註冊,成立了一家叫做“織女半導體”的公司。

用奈米線技術製造晶片,積累經驗,完善新的晶片製造體系,同時也能收回一部分研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