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國內、世界頂級的科技公司,建設新總部,帶來的影響是無可估量的。

受此影響,洛城市區的房價終於止住了上漲的勢頭,甚至微微下跌。

但洛城新區的土地價格,卻打著滾的往上翻。

沒辦法,隨著林睿宣佈遷移總部,並在新區建設一座未來之城,新區的發展就被國內外無數企業矚目,無數的企業都想在此佈局拿地,建設分公司和研發機構。

特別是房產公司和生活娛樂行業,隨著兩大集團總部遷移,將會有以10萬計的中高收入群體隨之轉移。

這將是多大的市場,需要多少高階樓盤才能滿足,需要多少飯店、酒店、商場、影院、酒吧…等等一系列生活娛樂設施,才能滿足這些高收入群體的需求。

這都是市場,一個新生的、巨大的市場。

看著從全國各地匯聚來的企業,洛城市府現在已經樂開花了,同時對於全力支援林睿規劃,也慶幸不已。

幸好全力支援了,不然哪有如此局面。

市裡的財政如今也大有好轉,先是林睿的那筆天額土地轉讓金,讓他們回了次血。

雖然大部分都要花在林睿指定的區域,但畢竟全花在了洛城,完善的是洛城的基礎設施,不虧。

再者,隨著林睿名下的企業遷向新區,規劃未來之城,新區的土地價格打著滾的往上翻。

全國各地知名的房地產開發商都圍過來了,紛紛在新區拿地,規劃新專案。

市裡靠賣地,賺得盆滿缽滿,財政徹底緩過氣來。

而且由於是新區,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都是未開發的土地,土地資源充足,做好規劃,可以賣上幾十年。

光這一點,就讓市裡喜上眉梢,再無後顧之憂。

……

市裡財政寬裕後,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資金,有了世界頂級企業作鎮,雄心更大了,想直接和各省省會和沿海城市PK,打造成中西部地區的標杆城市。

對標蘇州和青島。

專門請林睿參謀一下,如何才能吸引更多優質人才和企業,增加在全國城市的競爭力。

事關洛城未來的發展規劃,林睿也願意看到洛城有更好的發展藍圖,更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人才。

經過智囊團的分析和研究,對標了國內幾十座城市,總結了一套城市崛起的套路。

一是城市政治地位足夠高:比如帝都、魔都,四大直轄市,天然具有吸引力。

在往下是各省省會,也都是一省的政治中心,對本省也有足夠的吸引力。

二是政策足夠好:比如深圳、青島這些計劃單列市,不但行政級別夠高,各種扶持政策甚至比省會還要好。

像深交所,沒有它深圳將失色一半。

三是地理位置足夠優越:沿海或者沿長江帶,像蘇州、江城、東莞、佛山…

以上三大條件,你佔的越多,吸引力就越大。

深圳為什麼能發展起來,首先城市政治地位足夠高,國家的政策扶持力度足夠大,地理位置也很優越。

三大條件全佔了。

這方面,內陸城市先天不足,長江沿線的城市還好些,不靠海也不沿長江的那些省份,先天吸引力就低了一籌。

更何況,國家對沿海省份的政策扶持力度也足夠大,政治地位比省會還要高的計劃單列市,全部放在沿海。

那些既不靠海也不沿長江,更沒計劃單列市的內陸省份,天然便比沿海地區缺乏對資金、人才的吸引力。

想要發展起來更難了。

也唯有各省省會情況好點,靠著城市的政治地位足夠高,能對省內兄弟城市造成一定吸虹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