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星空運動俱樂部(第2/2頁)
章節報錯
別的不說,相比國外的職業賽事,國內少的可憐。
絕大部分從業人員都面臨著失業、無收入、無賽事可參與的尷尬境地。
即便這兩年在國內稍有起色的綜合格鬥MMA賽事,表現的也差強人意。
世界四大拳擊組織在中國的發展同樣乏善陳可,沒有組織起任何有影響力的賽事不說,投入的資源也不多,基本處於半停滯狀態。
這些年,國內最有影響力,堅持時間最久的賽事,竟然是中原衛視舉辦的一檔叫“武林風”的節目。
讓人不得不唏噓。
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這麼多的人口,擁有這麼多的傳統武術,居然連一個權威性的大型商業武術賽事都沒有。
這麼尷尬的境地,也別怪國內出不了高手。都知道入這行沒前途,有多少家長會從小對孩子在這方面進行培養。
即便有天賦的人,面對未來慘淡的前景,也不得不改行。
這讓練武僅僅是一種興趣和愛好。
全身心投入其中,當成一種職業的越來越少。
這彷彿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越沒前途,大家的興趣越小,投入其中的人越少,市場規模進一步萎縮,越來越小眾,更加沒有前途。
唯一出頭的方式,竟然只有去國外。
在國外打出來,再出口轉內銷。
但,這種方式有很高的門檻,國內百分之九十五的從業者連渠道都找不到。
即便是這些打出名的,參加國內的賽事,同樣掙不到什麼錢,只有靠代言,或者參加一些綜藝節目,拐彎抹角進行創收。
這種情況,讓林睿這個武術愛好者也非常唏噓,中國有幾千年的武術史,論技擊的種類和數量,冠絕全球。
為什麼擁有這麼深厚的底蘊,現在卻忽然不行了。
無他,沒有市場。
這一行天花板太低,前景暗淡,以現代人的精明和趨利避害,能堅持的只有少數。
如何激發人們的熱情和重視,大幅增加從業者的數量?
“前途,職業前途,讓這一行有光明的職業前途,不斷提高職業發展的天花板。”
這一點,很多人都能意識到。
但,對他們來說是無解的,根本沒有那個能力和能量,來推動國內武術、格鬥事業的良性發展。
林睿到想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改變國內行業現狀。
接下來,他打算在星空運動俱樂部下面,組建幾個國術、拳擊、自由搏擊和綜合格鬥俱樂部。
利用強大的財力,從全國各地物色一批有恆心、有潛力的從業人員,設立幾處訓練營,進行專業化培訓和鍛鍊。
還可以扶持、投資入股一批國內有潛力的職業搏擊、格鬥俱樂部。
提高競爭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職業化隊伍。
等有了基礎,可以砸錢在國內設立一個規模弘大的專業性賽事,以超高的獎金,吸引國內的各大高手參賽。
同時,未央科技動用宣傳資源,暗中推波助瀾,製造熱度,引起更多人關注,培養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