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迎親(第1/3頁)
章節報錯
秋水和秋香兩個小丫頭樂顛顛地跑進屋來,人沒到聲兒就到了。
林弱弱當然聽見了,就算兩個小丫頭不說,她也知道,接親的該來了。
她沒有普通新娘子的羞澀和激動,有的只是謹慎和緊張。
大口呼吸了幾下,令自己恢復平靜和鎮定。
這邊的喜娘笑呵呵地過來,旁邊站著秋水和秋香,“小姐,好日子好時辰到了!”
說著手執一頂繡花蓋頭站在林弱弱身旁,後面王大奶奶領著一眾丫鬟婆子精神飽滿地走了進來了。
大奶奶臉上盈著恰到好處的笑,整個人顯得雍容而幹練。
走到林弱弱近前,從丫鬟手中接過一個湯碗,“弱弱,來,為娘來餵你吃轎前湯。”
這是這邊婚禮的常規,所謂“轎前湯”,顧名思義,就是上驕之前喝的湯。
小小一碗,裡面有桂圓、紅棗、蓮子、銀耳和栗子。林弱弱心想:“淨整這些沒用的,還不如來碗八寶粥實惠呢,好歹管飽!”
不管心裡怎麼不屑,面上還是乖巧的很,“是,母親!”說完,乖乖張開小嘴接過大奶奶用湯匙送過來的一勺湯(實際上也就半勺,裝的太滿怕灑了)。
連喝三勺,丫鬟就伸手把湯碗接過去了。
王大奶奶起身,問喜娘:“搜驕的人完事沒有?”喜娘滿面含笑,忙回道:“完事了,方才我進來的時候剛完事,就等著新娘子上轎了!”
搜驕也是這邊的婚禮習俗,就是用燃著的蠟燭在轎子裡面照一圈,意思是驅除神鬼災星,也叫開轎。
“好了!弱弱,過門後要懂事,孝敬公婆,跟親戚們好好相處,遇事要多忍耐……”王大奶奶最後又囑咐了一陣子,都是通常嫁女兒的母親常說的話。
要不說王大奶奶不是一般人呢,面對著林弱弱——一個一滴血都不沾的小丫頭,說到最後,竟然能聲淚俱下,看在旁人眼裡,真以為她對這個養女感情多深厚呢!
林弱弱心想“可真不愧是老戲骨,那我也得想辦法跟著搭戲啊!”
於是,在王大奶奶囑咐一陣子,用絹帕拭淚的空檔,林弱弱嘴角一癟,眼圈一紅,一下子撲過去抱住了王大奶奶,伏在她肩上,一邊哭著一邊輕呼:“母親!”
這情景太感人了。身邊那些年輕的丫頭們不知好歹,有點摸不清路數,而歲數大些的婆子們都用力擠眼淚,甚至佯裝啜泣,陸續拿出手絹來假裝擦眼淚。
實際上大家心知肚明,這輪哭戲其實是這邊嫁女的一個習俗,因此明顯大家都很“剋制”。
但人群中卻有一人哭的最真最到位,那就是站在離林弱弱最遠處,外門口的王夏蘭。哭的那叫一個感人肺腑,在遠處看著肩膀都直抖。
為什麼她會來呢?
還不是王家近處實在找不出一個直系的兄長來,按照習俗,如果沒有兄長揹著上轎,長姐扶著也可以。
王洪烈一共有四個子女,正妻所出一子一女,長女王夏蘭,還有長子王夏明,年僅十歲,另外兩個兒女是庶出,比王夏明還小一點。
王夏蘭和林弱弱同年,月份比林弱弱早兩個月,勉強能有扶轎的資格,就責無旁貸了。
安排她這個差事,王夏蘭起初是拒絕的,後來經母親勸說才來。本來心情就不好,觸景生情,再在王大奶奶的神級催淚下,眼淚跟脫線的珠子一樣,止也止不住。
眼瞅著哭的火候差不多了,王大奶奶再次展現了高超的控場能力。
雙手扶著林弱弱雙肩,眼神慈祥的望著她的臉,隨手用自己的手帕為林弱弱擦去了不確定是否存在的眼淚。
語氣溫和地說:“弱弱,好了,不哭了,大喜的日子,時辰到了,該上轎了!”
說完示意喜娘給林弱弱蒙上蓋頭。這過程中也沒撒開林弱弱的手,最後溫言道:“別忘了,你永遠是我們王家的人,這裡永遠是你的孃家!”